【判断题】【消耗次数:1】
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有机化合物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碳氢化合物、NOx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燃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速率越快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为了改善发动机的排气污染,尤其是CO、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有的发动机设置了( )。
①  闭环控制
②  EGR系统
③  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
④  二次空气喷射控制系统
【多选题】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多数易燃烧
②  一般易溶于水
③  多数稳定性差
④  多数反应速率较慢
⑤  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①  C2H5OH
②  CCl4
③  CO(NH2)2
④  NH4HCO3
【单选题】 目前已知化合物中数量、品种最多的是IVA碳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下列关于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  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度不同的链、支链及环,且链、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
②  碳原子性质活泼,可以跟多数元素原子形成共价键
③  碳原子既可以跟自身,又可以跟其他原子(如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④  碳原子之间既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又可以形成稳定的双键和三键
【多选题】 作物根系分泌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
① 
② 
③  维生素
④ 
【判断题】 二次空气喷射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会造成汽车排出的气体中碳氢化合物比例过高的现象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气道湿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①  适用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病人
②  温度不可过高,一般在35~37℃
③  应尽可能延长湿化时间,以达到良好 的湿化效果
④  湿化装置应定期消毒
⑤  湿化后应帮助病人及时排痰
【单选题】 患者,女性,72岁,间断咳嗽、咳痰20年,活动后气短4年,加重1周入院。查体:神清,双肺散在湿啰音,HR120次/分,律齐。肝肋下3cm,双下肢水肿。 血常规示WBC12×109/L,中性粒细胞80%。对该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①  给利尿剂,消除水肿
②  予呼吸兴奋剂,改善呼吸功能
③  止咳、祛痰
④  积极抗感染
⑤  予支气管扩张剂
【单选题】 最常见的成人肺结核是
①  原发型肺结核
②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③  浸润型肺结核
④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⑤  结核性胸膜炎
【单选题】 符合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的典型体征是
①  周围血管征阳性
②  主动脉瓣区舒张期喷射样杂音
③  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隆隆样杂音
④  主动脉瓣区舒张期隆隆样杂 音
⑤  主动脉瓣区收缩期喷射样杂音
【单选题】 关于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①  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的寒战、发热、咳嗽、咳痰与胸痛
②  咳痰呈红棕色胶冻状
③  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④  可出现发 绀与口周疱疹
【单选题】 王女士,肺结核病人,在家疗养,但痰中有结核分枝杆菌, 最简便有效的处理痰的方法是
①  煮沸
②  深埋
③  焚烧
④  酒精浸泡
【单选题】 患者,女性,49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0年,近半个月重体力劳动时出现呼吸困难而入院治疗。今日凌晨患者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伴大汗, 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心率118次/分,两肺满布湿啰音及哮鸣音。责任护士给予患者吸氧的正确方法是
①  鼻导管吸入2~4ml/min纯氧并经20%~30%酒精湿化
②  鼻导管吸入4~6ml/min纯氧并经20%~30%酒精湿化
③  鼻导管吸入8~1Oml/min纯氧并经20%~30%酒精湿化
④  鼻导管吸入 10~20ml/min纯氧并经20%~30%酒精湿化
⑤  鼻导管吸入20~40ml/min纯氧并经20%~30%酒精湿化
【单选题】 患者,男性,68岁。心房颤动20年,服用地高辛控制心室率5年,近3天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同时伴有心悸、头痛、头晕症状,视物模糊,查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该患者可能是发生了
①  消化性溃疡
②  心绞痛
③  低血压
④  高血压
⑤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
【单选题】 患者,男性,63岁,持续心前区痛5小时,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收入监护室,监测中发现患者出现心室纤颤,此时责任护士应即刻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①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②  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③  静脉注射毛花苷C
④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⑤  同步直流电除颤
【单选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缓解后出现四肢厥冷、脉快细弱、血压仍然下降、尿少或无尿表现时,应考虑发生了
①  肺部感染
②  低血压
③  心源性休克
④  心力衰竭
⑤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