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批准条约基缔约国的权力机关对其全权代表所签署的条约的认可,是缔约程序之一,它表明
国家拒绝批准条约应承担法律责任
批准条约是一国的任意行为
国家签字的条约必须批准
未经批准的条约不能生效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甲国所批准的条约,还必须经甲国国会将条约的内容制定为法律,甲国法院才能适用条约的规定。这种国际条约的适用方式是
①  直接适用
②  自动执行
③  转化
④  条约的遵守
【单选题】 甲、乙、丙国同为一开放性多边条约缔约国,现丁国要求加人该条约。四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缔约国。丁国对该条约中的一些条款提出保留,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①  对于丁国提出的保留,甲、乙、丙国必须接受
②  丁国只能在该条约尚未生效时提出保留
③  该条约对丁国生效后,丁国仍然可以提出保留
④  丁国的加人可以在该条约生效之前或生效对之后进行
【单选题】 我国同外国缔结的引渡条约的批准机关是
①  国家主席
②  全国人大常委会
③  国务院
④  外交部
【单选题】 如果条约是由于一国贿赂另一国代表而缔结的,则该条约
①  终止
②  有效
③  无效
④  停止执行
【单选题】 甲、乙、丙三国订有贸易条约。后甲、乙两国又达成新的贸易条约,其中许多规定与三国前述条约有冲突。新条约中规定,旧约被新约取代。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条约法,下列错误的是
①  旧约尚未失效
②  新约不能完全取代旧约
③  新约须经丙国承认方能生效
④  丙国与甲、乙两国适用旧约
【单选题】 下列有关《南极条约》对缔约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正确表述是
①  签订条约表明缔约国互相承认和支持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②  签订条约表明缔约国放弃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③  冻结现状,即对南极领土不得提出新的或扩大现有要求
④  对条约有效期间缔约国进行的任何活动的一种默示
【单选题】 按条约适用的缔约方数量可以把条约分为
①  区域性条约和全球性条约
②  多边条约和双边条约
③  造法性条约和契约性条
④  政治性条约和经济性条约
【单选题】 甲国积极参加了某多边条约的约文议定,并由甲国总统作为对约文的认证,签署了该公约,但根据甲国的国内法,该公约须由议会批准,甲国议会拒绝批准该公约。依国际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①  甲国由于签署了该公约,所以负有批准的义务
②  甲国没有必须批准该公约的义务
③  甲国由于签署了该公约,所以该公约对甲国产生效力
④  国服然拒他批准,但该公约仍对其产生效力
【单选题】 按照条约的性质可以把条约分为
①  开放性条约和非开放性条约
②  多边条约和双边条约
③  造法性条约和契约性条约
④  政治性条约和经济性条约
【单选题】 条约草签的法律意义是
①  表明全权代表对条约约文已经认证,对所代表的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
②  表明全权代表对条约约文已经认证,对所代表的国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③  所代表的国家不能对约文提出异议,只能通过签署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④  所代表的国家可以对约文提出异议,但必须签署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随机题目
【单选题】 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指( )。
①  账户的具体格式
②  账户登记的经济内容
③  账户登记的日期
④  账户中等及增减金额的栏次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抵减账户的是( )。
①  “累计摊销”账户
②  “坏账准备”
③  “累计折旧”账户
④  “预付账款”账户
【单选题】 会计科目是对( )。
①  会计对象分类所形成的项目
②  会计要素分类所形成的项目
③  会计方法分类所形成的项目
④  会计账户分类所形成的项目
【单选题】 债权债务结算账户的贷方登记( )。
①  债权的增加
②  债务的增加,债权的减少
③  债务的增加
④  债务的减少,债权的增加
【判断题】 企业收到某单位偿还欠款1万元。该项经济业务会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方会计要素发生同时增加的变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资产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  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②  必须是有形的
③  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④  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⑤  是一项经济资源
【单选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企业的日常经营收入不包括( )。
①  销售商品的收入
②  提供劳务的收入
③  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取得的收入
④  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
【判断题】 会计六要素中既有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也有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收入的特点之一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所以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均不构成收入。(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企业的费用具体表现为一定期间( )。
①  现金的流出
②  企业其他资产的减少
③  企业负债的增加
④  银行存款的流出
⑤  企业负债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