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批准条约基缔约国的权力机关对其全权代表所签署的条约的认可,是缔约程序之一,它表明
国家拒绝批准条约应承担法律责任
批准条约是一国的任意行为
国家签字的条约必须批准
未经批准的条约不能生效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甲国所批准的条约,还必须经甲国国会将条约的内容制定为法律,甲国法院才能适用条约的规定。这种国际条约的适用方式是
①  直接适用
②  自动执行
③  转化
④  条约的遵守
【单选题】 甲、乙、丙国同为一开放性多边条约缔约国,现丁国要求加人该条约。四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缔约国。丁国对该条约中的一些条款提出保留,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①  对于丁国提出的保留,甲、乙、丙国必须接受
②  丁国只能在该条约尚未生效时提出保留
③  该条约对丁国生效后,丁国仍然可以提出保留
④  丁国的加人可以在该条约生效之前或生效对之后进行
【单选题】 我国同外国缔结的引渡条约的批准机关是
①  国家主席
②  全国人大常委会
③  国务院
④  外交部
【单选题】 如果条约是由于一国贿赂另一国代表而缔结的,则该条约
①  终止
②  有效
③  无效
④  停止执行
【单选题】 甲、乙、丙三国订有贸易条约。后甲、乙两国又达成新的贸易条约,其中许多规定与三国前述条约有冲突。新条约中规定,旧约被新约取代。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条约法,下列错误的是
①  旧约尚未失效
②  新约不能完全取代旧约
③  新约须经丙国承认方能生效
④  丙国与甲、乙两国适用旧约
【单选题】 下列有关《南极条约》对缔约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正确表述是
①  签订条约表明缔约国互相承认和支持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②  签订条约表明缔约国放弃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③  冻结现状,即对南极领土不得提出新的或扩大现有要求
④  对条约有效期间缔约国进行的任何活动的一种默示
【单选题】 按条约适用的缔约方数量可以把条约分为
①  区域性条约和全球性条约
②  多边条约和双边条约
③  造法性条约和契约性条
④  政治性条约和经济性条约
【单选题】 甲国积极参加了某多边条约的约文议定,并由甲国总统作为对约文的认证,签署了该公约,但根据甲国的国内法,该公约须由议会批准,甲国议会拒绝批准该公约。依国际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①  甲国由于签署了该公约,所以负有批准的义务
②  甲国没有必须批准该公约的义务
③  甲国由于签署了该公约,所以该公约对甲国产生效力
④  国服然拒他批准,但该公约仍对其产生效力
【单选题】 按照条约的性质可以把条约分为
①  开放性条约和非开放性条约
②  多边条约和双边条约
③  造法性条约和契约性条约
④  政治性条约和经济性条约
【单选题】 条约草签的法律意义是
①  表明全权代表对条约约文已经认证,对所代表的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
②  表明全权代表对条约约文已经认证,对所代表的国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③  所代表的国家不能对约文提出异议,只能通过签署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④  所代表的国家可以对约文提出异议,但必须签署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某报社在新闻报道中披露了某国企领导甲的受贿行为,并称其曾以不正当手段骗取“五一劳动奖章”,该企业员工因此感到脸上无光,甲的子女宣布与其脱离父子关系,后证实甲确有受贿事实,但获得奖章并无不当。该报社的行为侵犯( )。
①  甲的名誉权
②  甲的荣誉权
③  企业员工的名誉权
④  甲的亲权
【单选题】 人身权不具有财产内容,所以( )。
①  人身权损害不能用金钱赔偿
②  任何一项人身权都不得有偿转让
③  对人身权造成损害不会影响主体的财产利益
④  侵害人身权的民事责任不以损害赔偿为原则
【单选题】 侵权行为法是作为( )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
①  民法
②  刑法
③  行政法
④  经济法
【判断题】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视为有效。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要约作为意思表示其内容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非法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以行为作出承诺,不包括单纯的沉默或不作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要约人向其发出要约的相对人既可以是特定的人,也可以是非特定的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定金具有以下作用和性质( )。
①  担保合同履行
②  证明合同有效
③  证明合同成立
④  有预先给付的性质
【多选题】 不当得利的成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
①  一方取得利益。
②  一方受到损害。
③  取得利益和受损害间有因果关系。
④  取得利益没有合法依据。
【多选题】 甲借用朋友乙的自行车数月。期间,甲因急需用钱,将自行车以200元卖给同事丙,但丙不知此自行车非甲所有。现问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
①  因丙不知甲无处分权,故适用善意取得,丙取得该车的所有权。
②  因甲对自行车无处分权,故甲丙的买卖行为是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乙有权撤销。
③  甲、丙应共同赔偿乙的损失。
④  应由甲单独赔偿乙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