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企业“库存现金”账户期初余额为5 000元,本期增加发生额为3 000元,期末余额为2 000元,则本期减少发生额是多少元?
3 000
4 000
5 000
6 000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应收账款”账户初期余额为5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6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4 000元,则期末余额为( )。
①  借方5 000
②  贷方3 000
③  借方7 000
④  贷方2 000
【单选题】 某企业某年10月份“原材料”账户期末余额为100 000元,“库存商品”账户期末余额为120 000元,“生产成本”账户期末余额为30 000元,“固定资产”账户期末余额为200 000元。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应填入( )。
①  220 000元
②  250 000元
③  450 000元
④  120 000元
【单选题】 某企业某年10月份“原材料”账户期末余额为100 000元,“库存商品”账户期末余额为120 000元,“生产成本”账户期末余额为30 000元,“固定资产”账户期末余额为200 000元。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应填入( )。
①  220 000元
②  250 000元
③  450 000元
④  120 000元
【单选题】 企业“预付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850元,期末余额为4500元,本期减少发生额为455元,则本期增加发生额为( )元。
①  4105
②  455
③  4700
④  4500
【单选题】 已知某企业本年累计营业利润总额3 000 000元,本期共发生投资收益100 000元,营业外收入300 000元,营业外支出200 000元。那么,企业本期利润总额为( )元。
①  3 000 000
②  2 900 000
③  3 100 000
④  3 300 000
【单选题】 假如某账户本期增加发生额为1 500元,减少发生额为1 400元,期末余额为1 300元,则该账户本期期初余额为( )元。
①  1100
②  1200
③  1300
④  1400
【单选题】 某企业某年10月份“原材料”账户期末余额为100 000元,“库存商品”账户期末余额为120 000元,“生产成本”账户期末余额为30 000元,“固定资产”账户期末余额为200 000元。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应填入( )
①  120000元
②  220000元
③  250000元
④  450000元
【单选题】 某企业期初资产总额100 000元,负债总额40 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60 000元,本期取得收入30 000元,发生费用20 000元,负债总额不变,则期末资产总额为( )
①  130000
②  110000
③  80000
④  70000
【单选题】 某企业某年8月份“库存现金”账户期末余额为5000元,“银行存款”账户期末余额为80 000元,“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期末余额为1 000元,“其他应收款”账户期末余额为10 000元。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应填入( )
①  80000元
②  85000元
③  86000元
④  96000元
【判断题】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判断题】 企业财务管理的客体对象是财务信息,所以,财务管理过程也就是信息管理过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企业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包括系统硬件设备的维护和系统软件的维护。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信息管理的激活原则是对所获得的企业信息进行分析和转换,使企业信息活化,为我所用的管理思想。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软件配置是一个系统软件在生存周期内,各种形式、各种版本的程序和文档的总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企业信息整序之后同类企业信息归并在一起,可以显现出这一类企业信息总体的内涵和外延,也能够发现所采信息的冗余和漏缺,以指导下一步信息采集工作。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需求分析是企业信息网络规划的基础,而合理的企业信息网络规划目标,是使设备的能力与企业业务要求相匹配的前提。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企业信息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信息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管理主体发挥作用的各种规范化的运行规则。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诸多信息激活的方法中,头脑风暴法是一种群体激活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企业信息网络管理中的配置管理,其目标是有效维护企业信息网络历史的、当前的以及未来的、应具备的企业信息网络配置详细记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关联推导和因果推导的区别在于因果推导是时间上先后的关联,先有因,后有果;关联推导是同时发生的事件之间的关联。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