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地基是指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天然土壤(岩石)或经过加固的土壤。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5. 地基是指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天然土壤(岩石)或经过加固的土壤。(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5. 地基是指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天然土壤(岩石)或经过加固的土壤。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天然土层不能直接建造建筑物,必须经人工加固后才能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称( )。
①  天然地基
②  持力层
③  人工地基
④  地耐力
【判断题】 基础和地基可以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因此基础就是地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位于建筑物下部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壤层叫基础。(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位于建筑物下部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壤层叫基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土壤自净是指土壤本身通过(),而使土壤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①  A.吸附
②  B.分解
③  C.迁移
④  D.转化
【判断题】 基础是建筑物在地下的扩大部分,承担建筑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有效地传给地基。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建筑物的功能性贬值是指由于( )等造成的建筑物功能不足或浪费形成的价值损失。
①  建筑物用途与使用强度不合理
②  建筑物使用年限已久
③  建筑物设计以及结构上的缺陷
④  建筑物的装修、设备与总体功能不协调
【单选题】 与地基的性质和建筑物的高度有关的是(),地基越软弱,建筑物高度越大,缝宽也越大。
①  沉降缝
②  伸缩缝
③  防震缝
④  温度缝
随机题目
【判断题】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标志着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吴起镇不仅由此成为了党中央与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而且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奠基大西北、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1934年11月28日至30日,红三军团( )率领的第五师在新圩村成功狙击李宗仁的桂系军队,为中央纵队渡口过江赢得了时间。
①  李天佑
②  胡震
③  黄冕昌
④  沈述清
【判断题】 1936年的七七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启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拉开日本吞并东北的序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振奋了全民族抗战的士气。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日军侵占南京后,不仅屠杀手无村铁的中国百姓,而且无情摧残文化古迹,夫子庙建筑群、牛首山幽栖寺、陈武帝万安陵前的石麒麟均被日军毁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遇难同胞达20万人以上。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百团大战第三阶段,一二九师主力在山西新军的配合下,粉碎了日军对太行和太岳根据地的“扫荡”。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决定党的路线、通过新党章、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三个历史性任务。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国共谈判最后,双方代表签订了 “双十协定”,国民党政府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