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甲公司申请注册的“鹰”商标,经商标局初步审定,乙公司认为与自己注册在先的商标近似,自公告之日起( )内,可以提出异议。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李某申请的商标经初步审定,自公告之日起( )内,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
①  A.1个月
②  B.3个月
③  C.6个月
④  D.12个月
【单选题】 甲厂自1995年起在其生产的饮具上使用“红灯笼”商标,并于1997年8月向商标局提出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乙厂早在1997年6月向商标局申请为其饮具产品注册“红灯笼”商标。该“红灯笼”商标应归属?
① 
② 
③  甲和乙
④  甲乙协商确定的一方
【单选题】 甲厂自1995年起在其生产的炊具上使用“红灯笼”商标并于2000年8月向商标局提出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乙厂早在1998年6月向商标局申请为其炊具产品注册“红灯笼”商标。该“红灯笼”商标专用权就应归属于
① 
② 
③  甲和乙
④  甲乙协商确定的一方
【判断题】 拘役的期限为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提出仲裁的时效是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个月。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假设6个月期利率是9%,12个月期利率是10%,18个月期利率为12%,则6×12FRA的定价的理论价格为?
①  12%
②  10%
③  10.5%
④  11%
【单选题】 在某公司的商标注册申请公告后,第三人对此提出异议,商标局裁定异议成立。该公司对此裁定不服,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该异议人对复审裁定不服,则?
①  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②  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③  可以请求国家工商局再复审
④  也必须服从。
【单选题】 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 ??)日内申报纳税。
①  5
②  10
③  15
④  30
【单选题】 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 ??)日内申报纳税。
①  5
②  10
③  15
④  30
【单选题】 下列监管措施中,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延期不得超过6个月的是()。
①  停业整顿
②  托管
③  行政重组
④  接管
随机题目
【单选题】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①  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②  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③  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单选题】 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独特禀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到“三籁”之声。其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
①  “天籁”
②  物籁”
③  “神籁”
④  “灵籁”
【单选题】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北宋欧阳修的( )就是例证。
①  言有尽而意无穷
②  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③  文已尽而意有余
④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单选题】 刘勰的批评与鉴赏思想贯穿于《文心雕龙》全书,批评与鉴赏的篇幅当数《知音》篇。批评方法有“六观”,即: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 ),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①  通变
②  高远
③  情致
④  美善
【单选题】 《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 )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① 
② 
③ 
④ 
【多选题】 梁启超在孔子诗教观基础上提出了()说。
① 
② 
③ 
④ 
【多选题】 文学不可能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发展,( )等外界生活场必然会影响到作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这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动因。
①  政治的盛衰
②  社会的治乱
③  时风与社会心理的变化
④  文学内在质素的变化
【多选题】 齐梁时代,中国文学发展到一个文体变革的重要时期。如何评价这一阶段创作中出现的若干“新变”,是摆在文学理论批评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这一变化,当时的文论家大抵有( )等三种不同的理论主张。
①  “复古”
②  “新变”
③  “通变”
④  “不变”
【多选题】 孔子“诗教”文艺观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
①  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
②  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审美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审美情感特征
③  T特别看重文艺的审美功能
④  忽略艺术的审美情感特征
【多选题】 ( )合称“四外”,共同构成了司空图“韵味”说的基本内容。
①  “象外之象”
②  “景外之景”
③  “韵外之致”
④  “味外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