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81.邓某,女,59岁,肝硬化病史10年。5天前排黑便4次,无呕血。治疗后近3天未排便,1天前出现反应迟钝、沉默寡言、走错病房、肢体震颤。与本病情最相符的疾病是
贫血性脑病
帕金森综合征
肝性脑病
亚临床型肝性脑病
老年性痴呆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82.邓某,女,59岁,肝硬化病史10年。5天前排黑便4次,无呕血。治疗后近3天未排便,1天前出现反应迟钝、沉默寡言、走错病房、肢体震颤。除了出血外,本病主要的诱发因素是
①  肝硬化病史长
②  输新鲜血
③  便秘
④  治疗不当
⑤  年纪大
【单选题】 83.邓某,女,59岁,肝硬化病史10年。5天前排黑便4次,无呕血。治疗后近3天未排便,1天前出现反应迟钝、沉默寡言、走错病房、肢体震颤。为了绶解病人便秘的情况,以下措施不妥的是
①  肥皂水灌肠
②  33%硫酸镁口服
③  66.7%乳果糖灌肠
④  口服乳果糖
⑤  适当进食植物性蛋白质
【单选题】 肝性脑病的最凶险的分型是( )
①  A型 肝性脑病伴急性肝衰
②  B型 肝性脑病伴门体旁路
③  C型 肝性脑病伴肝硬化和门脉高压和/或门体分流
④  没有最凶险的分型
⑤  目前尚未查明
【单选题】 下列( )不属于肝性脑病的治疗原则
①  去除诱因
②  减少肠道毒物生成与吸收
③  根治肝性脑病
④  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
⑤  适当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单选题】 34.肝性脑病的正确概念应是
①  A、肝脏疾病并发脑部疾病
②  B、肝功能紊乱并发脑水肿
③  C、肝功能紊乱所致的昏迷
④  D、肝功能紊乱所致的精神紊乱性疾病
⑤  E、肝功能紊乱所致的精神神经综合征
【判断题】 门静脉高压征肝性脑病饮食宜高蛋白饮食。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肝性脑病临床分期()
①  前驱期
②  昏迷前期
③  昏迷后期
④  昏睡期
⑤  昏迷期
【单选题】 可以作为预防显性肝性脑病复发的有效辅助治疗药物是( )
①  乳果糖
②  利福昔明
③  氟马西尼
④  门冬氨酸-鸟氨酸
⑤  谷氨酸盐
【单选题】 女性患者,38岁。4年前诊断为肝硬化。2周前出现呕血,伴排黑便数次,经治疗近3天无呕血,但未排便,夜间出现意识恍惚。查体:应答欠准确,定向力障碍,心肺正常。血常规:Hb 78g/L。治疗方法是
①  精氨酸+乳果糖
②  肥皂水灌肠
③  输血
④  地西泮
⑤  保肝
【单选题】 患者,男,52岁,确诊为肝性脑病,现给予乳果糖口服,目的是为了
①  导泻
②  酸化肠道
③  消除诱因
④  补充能量
随机题目
【单选题】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采用先张法或后张法,其适用范围分别是()
①  先张法适用于工厂预制构件,后张法适用于现浇构件
②  先张法适用于工厂预制的中小型构件,后张法适用于大型现浇构件
③  先张法适用于中小型构件,后张法适用于大型构件
④  先张法宜用于通用构件和标准构件,后张法宜用非标准构件
【单选题】 受压构件的长细比不宜过大,一般应控制在l0/h≤25,l0/h≤3(h为矩形截面长边尺寸,b为矩形截面短边尺寸),其目的在于()
①  防止受拉区混凝土产生水平裂缝
②  防止发生斜截面受剪破坏
③  防止影响其稳定性或使其承载力降低过多
④  防止正截面受压破坏
【单选题】 关于极限状态的计算,下列叙述何项是正确的()。
①  在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荷载效应应取设计值
②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荷载效应应取设计值
③  在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荷载效应应取标准值
④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荷载效应应取长期荷载效应组合值
【单选题】 当结构出现哪一类状态时,即认为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①  挠度变形超过允许挠度值。
②  裂缝宽度超过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
③  局部损坏已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
④  结构的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单选题】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  轴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已被拉裂,全部外力由钢筋来承担
②  偏心受拉构件的截面上还有受压区存在
③  当拉力的作用点在受压钢筋和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之外时为大偏心受拉
④  小偏心受拉时,不考虑混凝土的受拉工作
【判断题】 受弯构件的承载力Mu,随配筋率ρ的增大而提高,但不是一直提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对预应力筋采用两端张拉,可以减小由于摩擦引起的损失。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徐变对结构的影响有时是有利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规范规定箍筋间距的最大值,是为了保证总有箍筋与斜裂缝相交。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一根单筋矩形截面梁,原来配筋等级为HPB235,现按照承载力相等代换为HRB335钢筋,则代换后梁的裂缝宽度比原来的梁小。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