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2013 年4月,赵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双方口头约定了1个月试用期,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关于双方劳动关系建立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
A .甲公司应与赵某补签劳动合同,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自合同补签之日起建立
B.赵某与甲公司未订立劳动合同,双方之间未建立劳动关系
C.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进入公司开始工作时建立
D.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自试用期满时建立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2013 年4月,赵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双方口头约定了1个月试用期,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关于双方劳动关系建立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
①  A .甲公司应与赵某补签劳动合同,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自合同补签之日起建立
②  赵某与甲公司未订立劳动合同,双方之间未建立劳动关系
③  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进入公司开始工作时建立
④  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自试用期满时建立
【单选题】 2013 年4月,赵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双方口头约定了1个月试用期,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关于双方劳动关系建立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
①  A .甲公司应与赵某补签劳动合同,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自合同补签之日起建立
②  赵某与甲公司未订立劳动合同,双方之间未建立劳动关系
③  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进入公司开始工作时建立
④  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自试用期满时建立
【单选题】 2013 年4月,赵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双方口头约定了1个月试用期,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关于双方劳动关系建立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
①  A .甲公司应与赵某补签劳动合同,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自合同补签之日起建立
②  B.赵某与甲公司未订立劳动合同,双方之间未建立劳动关系
③  C.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进入公司开始工作时建立
④  D.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自试用期满时建立
【单选题】 甲建筑材料公司聘请王某担任推销员,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试用期6个月,6个月后再根据王某工作情况,确定劳动合同期限,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  甲建筑材料公司与王某签订的劳动合同属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②  王某的工作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③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所以王某的试用期是成立的
④  试用期是不成立的,6个月应为劳动合同期限。
【判断题】 赵某与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该公司为其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赵某取得电焊工特种作业资格证。该公司由于转产进行裁员,与赵某解除了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该公司在解除与赵某的劳动合同前,应组织对赵某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甲公司与张某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
①  A.1个月
②  B.2个月
③  C.3个月
④  D.6个月
【单选题】 甲公司与张某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
①  A.1个月
②  B.2个月
③  C.3个月
④  D.6个月
【单选题】 甲公司与张某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
①  1个月
②  2个月
③  3个月
④  6个月
【单选题】 甲公司与张某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
①  1个月
②  2个月
③  3个月
④  6个月
【判断题】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劳动合同订立之日起建立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不同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①  直接性
②  主观性
③  摹写性
④  抽象性
【多选题】 感觉、知觉、表象的依次发展,初步显现出
①  认识发展从部分到全体的发展趋势
②  认识发展从直接到间接的发展趋势
③  认识发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趋势
④  认识的发展是不断进行质的飞跃的趋势
【多选题】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①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  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③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④  真理就是客观事物
【多选题】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①  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
②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③  真理的发展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④  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是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多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承认
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②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③  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④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判断题】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实践出真知,所以每个人的知识都来自亲身实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