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存货的表述正确的有( )。   
存货应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货期末计价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期末应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存货期末计价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高计量,如果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存货期末计价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高计量,如果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期末不需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期末不需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按照我国现行规定,企业存货按照实际成本核算的,可以采用()等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①  先进先出法
②  加权平均法
③  个别计价法
④  移动平均法
【单选题】 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其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①  及时性
②  相关性
③  谨慎性
④  重要性
【单选题】 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其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①  及时性
②  相关性
③  谨慎性
④  实质重于形式
【单选题】 某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13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110万元,计划成本120万元,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该企业当月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①  88      
②  96  
③  100    
④  112
【单选题】 某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13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110万元,计划成本120万元,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该企业当月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①  88      
②  96  
③  100    
④  112
【单选题】 某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2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35万元,计划成本为150万元,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80万元,当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①  153
②  162
③  170
④  187
【单选题】 某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2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35万元,计划成本为150万元,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80万元。当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①  153
②  162
③  170
④  187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企业的内部组织是
①  民法主体
②  宪法主体
③  经济法主体
④  行政法主体
【单选题】 由一名或者数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其执行合伙企业事务
①  所产生的收益归全体合伙人所产生的亏损或者民事责任由其自身承担
②  所产生的收益归其自身所产生的亏损或者民事责任由全体合伙人承担
③  所产生的收益归其自身所产生的亏损或者民事责任也由其自身承担
④  所产生的收益归全体合伙人所产生的亏损或者民事责任由全体合伙人承担
【单选题】 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首先负有直接义务的是
①  国家
②  社会
③  经营者
④  消费者
【单选题】 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①  五百万
②  一千万
③  三千万
④  五千万
【多选题】 某甲购买一辆车行驶中刹车失灵翻车受伤。他可要求谁承担何种责任?
①  请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
②  请求厂家同时承担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③  请求厂家承担侵权责任
④  请求厂家承担侵权责任同时请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
⑤  请求商家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单选题】 经济法是由
①  经济法律组成的
②  经济法规组成的
③  经济规章组成的
④  经济法律规范组成的
【单选题】 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是
①  知悉权
②  保障安全权
③  自主选择权
④  维护尊严权
【多选题】 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分为( )。
①  民事责任
②  行政责任
③  刑事责任
④  经济责任
【多选题】 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账簿类型的有
①  备查账簿
②  日记账
③  明细账
④  总账
【多选题】 某商场销售皮衣慌称自己的销售价是“跳楼价”。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  该商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低价倾销的规定
②  该商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禁止欺诈经营的规定
③  该商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作引人误解虚假宣传的规定
④  该商场违反了《民法通则》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