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1898年的“百日维新”如昙花一现,只经历103天就夭折了。谭嗣同在慷慨就义前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维新派“无力回天”的原因主要是( )。
他们不敢触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他们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击和镇压
他们惧怕人民群众,把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他们提倡全面学习“西学”,彻底否定“中学”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其中维新派的局限性体现在( )。
①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②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③  害怕人民群众
④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单选题】 戊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实现变法的希望寄托在( )身上。
①  李鸿章
②  光绪皇帝
③  慈禧太后
④  袁世凯
【单选题】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法令。政变的实质反映了( )。
①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
②  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
③  资产阶级和封建旧势力的斗争
④  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单选题】 1898年9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其中,惨遭杀害的谭嗣同等6人史称为?
①  “戊戌六君子”
②  “七君子”
③  “有学问的革命家
④  “鉴湖女侠”
【判断题】 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开议会、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
①  《南京条约》的签订
②  《天津条约》的签订
③  《北京条约》的签订
④  《辛丑条约》的签订
【判断题】 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 )。
①  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②  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
③  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④  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单选题】 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各省书院改为()
①  预备学校
②  私塾
③  高等学堂
④  专业学会
随机题目
【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近代中国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特点是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民族主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①  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②  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③  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④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多选题】 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  发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  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  《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④  《资政新编》的资本主义色彩
【多选题】 在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过程中,涌现出的几个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及其著作是?
①  陈天华的《警世钟》
②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③  邹容的《革命军》
④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单选题】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①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②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③  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④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单选题】 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
①  总理衙门的建立
②  中国海关管理权被英国人控制
③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④  外国人代表中国去欧美办理外交
【单选题】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①  康有为第一次上书
②  公车上书
③  “南学会”创立
④  《孔子改制考》发表
【判断题】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