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 )。
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
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它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确定实行联共政策
③  国民党公布了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
④  7月17日,周恩来、秦邦宪等在庐山同蒋介石、张冲等进行谈判
【简答题】 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填空]。
【单选题】 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 )的总方针。
①  开展工人运动
②  城市暴动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
③  争取中间力量和通过合法斗争夺权
④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
【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革命的主要对象有所不同,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 ( )
①  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②  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
③  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
④  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多选题】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在“工农武装割据”中各自的地位是( )。
①  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
②  根据地是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战略依托
③  以建立和扩大根据地为中心工作
④  土地革命是中心工作
【单选题】 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①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②  国民党改组
③  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④  中共“三大”的召开
【单选题】 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①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②  中共“三大”的召开
③  国民党改组
④  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随机题目
【判断题】 1966年至1976年间在我国发生的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是“文化大革命”。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中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国内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1956年4月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任务的是刘少奇。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习近平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 ”
①  实干兴邦
②  国家富强
③  民族振兴
④  人民幸福
【多选题】 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
①  农业现代化
②  工业现代化
③  国防现代化
④  科学技术现代
【多选题】 中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后存在的经济成份包括
①  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
②  个体经济
③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④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多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三种基本经济成份及其相应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地表现为
①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②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③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④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多选题】 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坚持
①  社会主义道路
②  人民民主专政
③  共产党的领导
④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多选题】 从1957年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坚持的“三面红旗”是指
①  “反右倾”
②  总路线
③  “大跃进”
④  人民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