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成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在1950年9月召开的,大会一致通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 (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①  A.1994年7月5日
②  B.1995年7月5日
③  C.1996年7月5日
④  D.1997年7月5日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21年( )在北京召开,( )闭幕。
①  3月5日、3月11日
②  3月5日、3月10日
③  3月4日、3月11日
④  3月5日、3月12日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是在哪一年审议通过的?
①  A.1978年
②  B.1979年
③  C.1980年
④  D.1981年
【单选题】 2018年3月11日,我国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中华民族写进了宪法。
①  A.首次
②  B.第二次
③  C.第三次
④  D.第四次
【判断题】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平(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请按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②《中国土地法大纲》通过③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④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①  ①-②-③-④
②  ②-①-③-④
③  ②-①-④-③
④  ①-③-④-②
【多选题】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
①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  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单选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
①  18172
②  18507
③  19968
④  19998
随机题目
【判断题】 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必然性和历史选择性、前进性和曲折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①  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②  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③  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④  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单选题】 商品二因素中的价值是
①  商品的自然属性
②  商品的社会属性
③  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④  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①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②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③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④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单选题】 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①  绝对剩余价值
②  相对剩余价值
③  超额剩余价值
④  利润
【单选题】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①  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②  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③  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④  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单选题】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①  剩余劳动时间不变
②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
③  工作时间延长
④  无偿劳动时间不变
【单选题】 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①  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②  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③  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④  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单选题】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
①  结构构成
②  价值构成
③  技术构成
④  有机构成
【单选题】 商品交换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表现为
①  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②  价格总是低于价值
③  价格总是等于价值
④  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