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6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不满( )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①  10周岁
②  8周岁
③  9周岁
④  12周岁
【单选题】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不满( )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①  10周岁
②  8周岁
③  9周岁
④  12周岁
【判断题】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  8周岁
②  14周岁
③  18周岁
④  5周岁
【单选题】 ()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  10周岁
②  14周岁
③  18周岁
④  5周岁
【单选题】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 )。
①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④  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单选题】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我国法律规定称为 ( )。
①  限制行为能力人
②  无行为能力人
③  有行为能力人
④  法人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  A.五
②  B.六
③  C.七
④  D.八
【单选题】 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中的成年人是().
①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④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以下关于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是()。
①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数-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数
②  (实际工时-标准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③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④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单选题】 某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每件标准工时为8小时,标准分配率为6元/小时。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实际使用工时34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21000元。则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
①  -1200
②  1200
③  -1500
④  1500
【单选题】 在确定直接人工正常标准成本时,标准工时不包括()。
①  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时间
②  必要的工间休息
③  每日例行设备调整时间
④  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工时
【单选题】 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6元/件,企业生产能量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费用5250元,实际工时为1100小时。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该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
①  100
②  150
③  200
④  300
【单选题】 下列成本差异中,通常不属于生产部门责任的是()。
①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②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③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④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单选题】 与传统成本核算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多元化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的方法是()
①  制造成本法
②  标准成本法
③  变动成本法
④  作业成本法
【单选题】 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中,不正确的是()
①  作业成本法追踪了产品形成和成本积累的过程
②  作业成本法强调的是成本的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
③  作业成本法使成本信息更加详细化和更具有可控性
④  作业成本核算中成本耗用的分配重点在直接费用上
【单选题】 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  间接费用比例越大的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核算的效果越明显
②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仍采用单一数量分配基准
③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④  作业成本法强调对成本形成的前因后果进行追本溯源
【单选题】 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之说法,不正确之是()。
①  作业成本法认为,产品之成本实际上就是企业全部作业消耗资源之总和
②  作业成本法之成本计算可以概括为“资源-产品”
③  作业成本法之基本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④  作业成本法强调使用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方式来分配成本
【单选题】 传统成本计算法的计算对象为()
①  资源
②  作业中心
③  费用
④  最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