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A、B两点间的高差为负值,所以A点的实际位置高。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已知A、B两点间的高差为 -3m,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30 m,则A、B两点间的坡度为( )。
①  1%
②  10%
③  -1%
④  -10%
【单选题】 已知M、N两点间的高差为4m,两点的实际水平距离为800 m,则M、N两点间的坡度为( )。
①  5‰
②  5%
③  50‰
④  50%
【单选题】 B两点的高差为()m。
①  -1.761
②  -0.303
③  0.303
④  1.761
【单选题】 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高,则( )。
①  两点的电位高
②  两点间的电位差大
③  两点的电位一定为正
④  两点的电位一定为负
【判断题】 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和水平距离。(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量得两点间的倾斜距离为S,倾斜角为α,则两点间水平距离为
①  S·sinα
②  S·cosα
③  S·tanα
④  S·cotα
【单选题】 在某工程中,已知A、B两点的高程分别为HA= 1584.586,HB= 1585.428,则可计算出A、B两点的高差为hAB = -0.842。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地面两点直角的高差与高差的起算基准面无关。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比例尺是图上任意两点间的长度和相应的实地高差之比。(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698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 m。
①  1.678
②  3.074
③  0.698
④  2.376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我国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该省的《食品卫生条例》,关于该地方性法规,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①  该法规所规定的内容主要属于行政法部门。
②  该法规属于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法院审理相关案件时可直接适用。
③  该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应由该省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
④  该法规虽仅在该省范围适用,但从效力上看具有普遍性。
【单选题】 立法机关审议表决法律案的基本方式是
①  公开表决
②  秘密协商
③  无记名投票
④  由常委会决定
【单选题】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①  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②  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③  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
④  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
【单选题】 关于司法责任原则,下列那种说法是正确的
①  司法责任原则是指一旦出现错误判决,司法人员要承担法律责任。
②  司法责任原则指的是一旦出现错误判决,由司法机关承担赔偿责任。
③  司法责任原则指的是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在行使司法权过程中应当尽职尽责,故意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因重大过导致裁判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④  司法责任原则追究的前提必须是司法人员有渎职或受贿的情形。
【单选题】 行政法规的制定权属于
①  全国人大
②  全国人大常委会
③  国务院
④  国务院组成部门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的是
①  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六小时后,将蒋某押送到40公里外的派出所
②  李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十年后被人查出
③  医生王某征得患者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
④  高某在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①  技术秘密
②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③  毒品
④  未成年人
【多选题】 马克思曾经指出:“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这句话精辟地说明了
①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  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
③  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
④  法仅仅调整和约束人的外在行为
【多选题】 下列属于实体性法律原则的是
①  回避原则
②  公开原则
③  罪刑法定原则
④  诚实信用原则
【单选题】 法在其生效期间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它所适用的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这些都表明了法具有
①  强制性
②  统一性
③  权威性
④  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