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距离为279.51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
6.8%
1.5%
-1.5%
-6.8%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的平距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①  6.8%
②  1.5%
③  -1.5%
④  -6.8%
【单选题】 在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上量得两点的图上距离为36mm,则这两点的实际水平距离是( )m。
①  18m
②  36m
③  9m
④  72m
【单选题】 在比例尺为1:1000的地形图上量得两点的图上距离为36mm,则这两点的实际水平距离是( )m。
①  360m
②  36m
③  36000m
④  3600m
【单选题】 在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上量得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36mm,则这两点的实际水平距离是( )m。
①  18000m
②  180m
③  18m
④  1800m
【单选题】 在水准测量中,设点A为后视点,点B为前视点,点A处尺的读数为1.213m,点B处尺的读数为1.401m,点A高程为21.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22.401
②  22.213
③  21.812
④  20.812
【单选题】 已知一高程基点A的高程为282.467m,水准仪照准A点水准尺读数为1.342m,照准B点读数为0.427m,求B点的高程?
①  282.382
②  -283.382
③  382.283
④  -382.283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1.213m,B尺读数为1.401m,A点高程为21.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22.401
②  22.213
③  21.812
④  20.812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点A处尺的读数为2.713m,点B处尺的读数为1.401,已知点A的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13.688
②  16.312
③  16.401
④  17.713
【单选题】 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高程为36.750 m,后视读数为0.947 m ,前视读数为1.279 m ,则A.B两点的高差是()
①  -0.332m
②  0.332m
③  37.082
④  36.418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13.688
②  16.312
③  16.401
④  17.713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①  对一批产品质量进行抽测
②  对工业设备的普查
③  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资料进行复查
④  调查几大彩电厂商,借此了解全国彩电的生产情况
【单选题】 某连续变量,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的组中值为?
①  490
②  500
③  510
④  520
【单选题】 组距、组限和组中值之间的关系是?
①  组距=(上限-下限)÷2
②  组中值=(上限+下限)÷2
③  组中值=(上限-下限)÷2
④  组限=组中值÷2
【多选题】 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①  算术平均数
②  调和平均数
③  几何平均数
④  中位数
⑤  众数
【单选题】 计算平均指标的前提条件是总体单位的?
①  大量性
②  具体性
③  同质性
④  数量性
【单选题】 甲:2018年底某省总人口4680万人;乙:2018年某省人口出生人数为715万人,则以下说法哪一项正确?
①  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期指标
②  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期指标
③  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点指标
④  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点指标
【单选题】 几何平均数主要适用于计算?
①  具有等差关系的数列
②  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数列
③  变量值为偶数项的数列
④  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变量值之和的数列
【单选题】 标志变异指标与平均数的代表性之间存在着?
①  正比关系
②  反比关系
③  恒等关系
④  倒数关系
【单选题】 调查2018级统计系62名同学学习成绩,获得部分信息,其中属于总体单位总量指标的是?
①  班级学生人数62人
②  全班“回归分析”平均成绩为75.6分
③  全班“高等数学”成绩总和为4340分
④  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
【单选题】 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
①  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
②  各组次数不相等的数列
③  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
④  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