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材料是指构成一篇文章的事实、论据、道理和引语。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
①  施事主语
②  受事主语
③  中性主语
④  谓词性主语
【单选题】 “小李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李”是?
①  施事主语
②  受事主语
③  中性主语
④  谓词性主语
【判断题】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是衡量一篇文章内容好坏、质量高低、作用大小的价值标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一篇文章选取的关键词越多,揭示文章主题就越深,可供搜索、利用的概率就越高。(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一篇文章标题的命名是否吸引读者,对其传播力起关键性作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评论一篇文章的优劣,可以从文章内容、写作思路、人物形象、时间作用、语言表现力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吕氏春秋 本味篇》是我国最早的一篇烹饪理论文章。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若想写出一篇好文章,首先应该懂得鉴赏文章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948年,毛泽东在哪一篇文章中完整的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①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②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③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④  《新民主主义论》
【单选题】 “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这个教学目标的取向属于
①  生成性目标取向
②  普遍性目标取向
③  表现性目标取向
④  行为目标取向
随机题目
【多选题】 1939年7月,中共明确提出?三大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
①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②  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③  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④  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多选题】 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
①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被消灭
②  我国已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③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  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多选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进步势力有?
①  无产阶级
②  农民阶级
③  城市小资产阶级
④  八路军、新四军
【多选题】 1957年反右派斗争?
①  是必要的
②  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
③  采用了错误斗争方式
④  是完全错误的
【多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①  敌我矛盾
②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③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④  人民内部矛盾
【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①  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②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③  民主与科学
④  民主与法制
【单选题】 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震惊世界的大屠杀,被杀害的中国人达?
①  10余万
②  20余万
③  30余万
④  40余万
【单选题】 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①  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  农业合作化
③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④  科学技术现代化
【单选题】 毛泽东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
①  对抗性质的
②  阶级之间的矛盾
③  必须用暴力加以解决
④  是非对抗性的
【单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是?
①  解放战争统一战线
②  人民战争统一战线
③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④  人民革命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