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要约被撤回后,该要约自动失效。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要约发出后要约人在任何时候均有权撤回要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关于要约的撤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  要约发出后就不能撤回
②  要约在发出后、生效前,要约人可以撤回要约
③  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④  要约发出后随时可以撤回
【多选题】 关于要约的撤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  要约发出后就不能撤回
②  要约在发出后、生效前,要约人可以撤回要约
③  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④  要约发出后随时可以撤回
【多选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要约,欲向其出售一批货物。要约发出后,甲公司因进货渠道发生困难而欲要撤回要约。甲公司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  )
①  在要约到达乙公司之前
②  在乙发出承诺之前到达乙公司
③  与要约同时到达乙公司
④  在乙发出承诺同时到达乙公司
⑤  甲公司可随时撤回要约
【单选题】 甲对乙为要约,下列哪种情况该要约可以撤销?()
①  要约到达乙之前
②  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
③  乙对甲发出承诺之前
④  乙善意地信赖甲的要约是不可撤销的且为履行做好了准备
【单选题】 要约的撤回发生在
①  要约生效之前
②  要约生效之后对方承诺之前
③  对方承诺之后
④  都可以
【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以产生撤回要约、使要约归于无效的效力( )。
①  撤回要约的通知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的
②  撤回要约的通知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的同时到达受要约人的
③  撤回要约的通知在合理的期限内到达受要约人的
④  撤回要约的通知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的
⑤  撤回要约的通知经受要约人同意
【多选题】 在何种情形下,要约失效?
①  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
②  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③  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④  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判断题】 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
① 
② 
【单选题】 接受要约的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后,要约和承诺的内容()产生法律约束力。
①  仅对要约人?
②  仅对受要约人?
③  对双方?
④  对双方都不
随机题目
【判断题】 提升核心城市能级和辐射力是成渝城市群的发展重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世界级城市群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载体。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同日正式颁布,自()起正式实施。
①  A.2020年10月1日
②  B.2020年12月1日
③  C.2021年1月1日
④  D.2020年5月1日
【单选题】 在我国的新发展理念中,()成为第一动力。
①  A.绿色
②  B.共享
③  C.创新
④  D.协调
【单选题】 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①  A.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均衡发展战略
②  B.1979年至1999年:以提升效率为重点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③  C.2000年至2018年:促进东西差距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④  D.2008年至2016年:新时代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单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最新要求是()。
①  A.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②  B.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③  C.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④  D.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经人民法院调解无效,应当准予离婚的情形有()。
①  A.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②  B.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③  C.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④  D.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多选题】 订立代书遗嘱需要符合的条件有()。
①  A.代书遗嘱须由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
②  B.代书人只是立遗嘱人口授遗嘱的记录者,不能对遗嘱内容提出意见,更不能对遗嘱人的意思表示进行篡改
③  C.立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需要在遗嘱上签名,并注明年、月、日
④  D.遗嘱见证人不能以加盖印章或按手印的方式替代亲笔签名
【判断题】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成都、重庆与群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多数属于较高强度。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