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吴某被王某打伤后诉至法院,王某败诉。一审判决书送达王某时,其当即向送达人郑某表示上诉,但因其不识字,未提交上诉状。关于王某行为的法律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王某已经表明上诉,产生上诉效力
郑某将王某的上诉要求告知法院后,产生上诉效力
王某未提交上诉状,不产生上诉效力
王某口头上诉经二审法院同意后,产生上诉效力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吴某被王某打伤后诉至法院,王某败诉。一审判决书送达王某时,其当即向送达人郑某表示上诉,但因其不识字,未提交上诉状。关于王某行为的法律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①  王某已经表明上诉,产生上诉效力
②  郑某将王某的上诉要求告知法院后,产生上诉效力
③  王某未提交上诉状,不产生上诉效力
④  王某口头上诉经二审法院同意后,产生上诉效力
【单选题】 甲起诉与乙离婚,一审法院判决不予准许。甲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在甲将上诉状递交原审法院后第三天,乙遇车祸死亡。此时,原审法院尚未将上诉状转交给二审法院。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①  终结诉讼
②  驳回上诉
③  不予受理上诉
④  中止诉讼
【判断题】 上诉状只包括两种类型,分别是行政上诉状和刑事上诉状。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原告对一审判决不服,向法院提起口头上诉,二审法院可以受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某甲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解除与某乙之间的收养关系,一审法院判决不准解除。某甲不服一审法院判决,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了上诉,在上诉后的第5天,某甲死于车祸。此案应如何处理?
①  由一审人民法院终结诉讼
②  由二审人民法院终结诉讼
③  由一审人民法院驳回上诉
④  由二审人民法院驳回上诉
【多选题】 民事上诉状的首部应当写明以下事项?( )
①  标题
②  在上诉人栏内,写明上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
③  在被上诉人栏内,写明被上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
④  案由,写明上诉人不服原审判决(或裁定)的事由
【单选题】 上诉人章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某市中级法院审理该案后认为,一审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对章某的盗窃罪和抢劫罪判处的刑罚不当,一审判决两罪刑罚分别为2年和9年,合并执行10年,准确量刑应分别为5年和7年。根据上诉不加刑原则,二审法院应如何做出决定?
①  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7年,合并执行11年
②  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7年,合并执行仍10年
③  维持一审判决
④  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
【多选题】 刑事上诉状的附项部分应当写明下列哪些事项?( )
①  本上诉状副本×份
②  证物×件
③  书证×件
④  被告×人
【判断题】 上诉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才有效,逾期不得上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根据法律规定,一审判决后,下列无权提起上诉的人是()
①  一审原告
②  一审被告
③  一审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④  一审判决不承担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随机题目
【判断题】 被刘勰许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的诗人是王粲。方东树也评之为?“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昭昧詹言》卷二)。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诗品》“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评价的作家是左思。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汉乐府对《诗经》题材的继承有?
①  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困顿艰难
②  爱情婚姻题材
③  游仙题材
④  漂泊流浪
⑤  文人相互赠答
【多选题】 曹丕《燕歌行》历来为人称道的原因是?
①  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
②  慷慨悲壮
③  情致凄婉动人
④  语言浅显清丽
⑤  表达人生喟叹
【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属于评述阮籍《咏怀》诗的有?
①  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
②  过于峻切,讦直露才
③  忧时悯乱,兴寄无端
④  风格隐晦曲折
【单选题】 “用古题写时事”是________的文学主张。
①  曹操
②  曹丕
③  班固
④  曹植
【单选题】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魏晋风流对诗歌的影响,形成了占据________诗坛达百年之久的玄言诗。玄言诗本身的艺术价值并不高,钟嵘《诗品序》评其“________,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相当深远。它在诗歌史上的价值,就是沉淀了一种可贵的东西:用诗歌说理时表现出的________。填写内容排序正确的一组答案是________。
①  东晋/理过其辞/理趣
②  西晋/理过其辞/理趣
③  东晋/理趣/理过其辞
④  西晋/理趣/理过其辞
【单选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进入了自觉的阶段,其标志有三,请指出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_。
①  文学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②  文学理论的兴盛
③  对文学体裁的认识
④  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追求
【判断题】 曹操的《观沧海》是采用乐府古题写初平元年关东义军联合讨伐董卓的事件,被钟惺称为“汉末实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魏晋南北朝文体的发展的新变化有:1、五言古诗的发展2、小说的繁荣 3、骈文的兴盛 4、抒情小赋进入高峰5、七言古诗的确立 6、民歌中五言四句小诗的繁荣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