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数学课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认识发展,要经历多种水平,多种阶段。认知的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基于这些规律,要求数学课程有可接受性、直观性和(  ).
抽象性
具体性
启发性
开导性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学生身心发展对数学课程要求的是(  ).
①  可接受性
②  直观性
③  启发性
④  抽象性
【单选题】 按照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学生的数学发展不包括(  ).
①  思维的逻辑性
②  知识与技能
③  数学思考
④  解决问题
【判断题】 与以往的高中数学课程相比,这次课程标准更加突出抽象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在中学数学课程问题中要研究中学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下列哪项的关系
①  阶段性目标
②  前期目标
③  后期目标
④  局部目标
【判断题】 我国 21 世纪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观念是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数学课程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
①  A.数学解题方法
②  B.数学思想方法
③  C.数学知识技能
④  D.数学思考角度
【判断题】 国家数学课程的5个目标中,首要目标是关于数学内容应该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与以往的高中数学课程相比,这次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基础性和选择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社会的进步”、“数学的发展”以及( )等。
①  学生的需要观
②  国家的需要观
③  生活的需要观
④  儿童的发展观
【判断题】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必须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能力。( )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判断题】 电阻、电流和电压都是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已知在R、L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总电压U=30V,L上的电压UL =18V,则R上的电压UR =( )。
①  12V
②  24V
③  48V
④  48
【单选题】 在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上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是( )。
①  电流与电压同相
②  电流超前电压90°
③  电压超前电流90°
【单选题】 一个电热器,接在10V的直流电源上,产生的功率为P。把它改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使其产生的功率为P/2,则正弦交流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 )
①  7.07V
②  5V
③  14V
④  10V
【单选题】 三相对称电路是指( )。
①  三相电源对称的电路
②  三相负载对称的电路
③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均对称的电路
【单选题】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流定律( )。
①  与电路结构有关,与元件性质无关
②  与电路结构有关,与元件性质也有关
③  与电路结构无关,与元件性质有关
④  与电路结构无关,与元件性质也无关
【单选题】 角频率ω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为( )。
①  ω=2π?
②  ω=1/?
③  C.ω=π?
④  ω=?
【单选题】 RLC串联电路在f0时发生谐振,当频率增加到2f0时,电路性质呈( )。
①  电阻性
②  电感性
③  电容性
【单选题】 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Ω、2.5W”,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
①  50mA
②  2.5mA
③  250mA
【判断题】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凝结硬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