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在中共党史上,最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会议是( )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①  A.中共一大
②  B.遵义会议
③  C.中共十二大
④  D.中共十五大
【多选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功绩包括?
①  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
②  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③  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④  断然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单选题】 下列对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关键词的表述,最恰当的是()。
①  A.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
②  B.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③  C.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④  D.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单选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地址是?
①  南京
②  北京
③  天津
④  西安
【单选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北京召开
①  1972年底
②  1976年底
③  1978年底
④  1981年底
【多选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有( )
①  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
②  确定了过渡时总路线
③  编制了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④  确定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历时5天。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  高度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  决定恢复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全部职务
③  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④  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方针
【单选题】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 )的讲话,这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②  《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  《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
④  《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多选题】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 )。
①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②  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③  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④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正常标准成本特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  具有现实性
②  需要经常修订
③  具有激励性
④  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单选题】 二因素分析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在三因素分析法中被进一步分为()。
①  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
②  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③  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④  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单选题】 下列关于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  耗费差异是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小时分配率脱离标准产生的
②  价差是按照标准的小时分配率计算确定的金额
③  效率差异反映工作效率变化引起的费用节约或超支
④  耗费差异反映耗费水平的高低
【单选题】 本月实际产量40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1424元,实际工时为890小时;企业生产能量为500件(1000小时);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3元/件,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76元
②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为165元
③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135元
④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为165元
【单选题】 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其原因在于()
①  作业成本法的分配基础是单一数量分配标准
②  作业成本法强调财务变量
③  作业成本法中成本耗费的分配重点是直接费用
④  作业成本法采用多元分配基准
【单选题】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基本一致,其不同点主要体现在()
①  直接材料的计算
②  直接人工的计算
③  直接成本的计算
④  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
【单选题】 作业成本法核算强调的是()
①  产品成本积累过程追溯
②  成本的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
③  可控成本追溯
④  直接费用分配追溯
【单选题】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是以()为中心。
①  产品
②  作业
③  费用
④  资源
【单选题】 使用作业成本法计算技术含量较高、生产量较小的产品,其单位成本与使用传统成本法计算相比,要()
① 
② 
③  两者一样
④  无法比较
【单选题】 采用正常成本分配率的作业成本分配率计算方法的特点是()。
①  可以避免产生作业成本变动和作业需求不足而引起的产品成本波动
②  无须分配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
③  作业成本资料只能在会计期末才能得到,因而不能随时提供进行决策的有关成本信息
④  忽视作业需求变动对成本的影响,不利于划清造成成本高低的责任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