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根据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祖国统一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香港、澳门的回归,使“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为现实,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为了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 ) 提出的。
①  香港
②  澳门
③  台湾
④  钓鱼岛
【单选题】 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①  武力统一,一国两制
②  推行特别行政区制度
③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④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单选题】 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但这一构想最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 )周年。
①  30
②  25
③  20
④  23
【单选题】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邓小平( )构想获得巨大成功。
①  改革开放
②  一国两制
③  全方位外交
【单选题】 香港、澳门的回归,使“一国两制”?
①  开始酝酿
②  正式提出
③  从科学构想变成现实
④  完成历史使命
【判断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判断题】 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早是针对香港问题提出的。
① 
② 
【多选题】 根据《发挥好“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关于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中的“一国”与“两制”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①  “一国”前提下的“两制”都应该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包容性
②  “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③  “一国”原则性和“两制”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④  坚持和维护“一中原则”具有强制性特点
⑤  “一国”与“两制”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判断题】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开始是邓小平针对香港问题提出来的( )。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
①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②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③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
④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单选题】 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6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
①  停止生产且亏损;
②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
③  继续生产但亏损;
④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单选题】 土地的供给的价格弹性( )。
①  等于零;
②  无穷大;
③  小于1;
④  等于1。
【单选题】 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3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6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用( )来买这支钢笔。
①  12元;
②  36元;
③  3元;
④  108元。
【单选题】 如果实际国民收入上升,那么货币需求曲线将( )
①  向左移动,利息率上升
②  向右移动,利息率上升
③  向左移动,利息率下降
④  向右移动,利息率下降
【单选题】 基钦周期是一种( )
①  短周期
②  中周期
③  长周期
④  不能确定
【单选题】 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  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②  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
③  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
④  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单选题】 在一种只有固定成本的生产活动中,四个寡头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为P=100-Q,在古诺模型的条件下,每个厂商实现最大利润,那么,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
①  每个厂商生产25单位产品;
②  市场价格为P=20;
③  行业供给量为60单位;
④  以上均不对。
【单选题】 下列会引起IS曲线向左方移动的一项是( )
①  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②  政府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
③  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
④  政府决定降低社会医疗保障补贴
【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是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
①  在长期中,货币数量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②  私人经济具有稳定性,国家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③  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具有决定性作用
④  在短期中,货币数量能影响就业量,但不影响实际国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