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1840年1月25日
1842年8月29日
1843年7月22日
1839年10月1日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①  中英《南京条约》
②  中英《虎门条约》
③  中美《望厦条约》
④  中法《黄埔条约》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①  1839年10月1日
②  1840年1月25日
③  1842年8月29日
④  1843年7月22日
【判断题】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于1842年8月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①  中英《南京条约》
②  中英《虎门条约》
③  中美《望厦条约》
④  中法《黄埔条约》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①  北京条约
②  虎门条约
③  南京条约
④  望厦条约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①  中英《南京条约》
②  中英《虎门条约》
③  中美《望厦条约》
④  中法《黄埔条约》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①  中英《南京条约》
②  中英《虎门条约》
③  中美《望厦条约》
④  中法《黄埔条约》
【单选题】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①  《北京条约》
②  《天津条约》
③  《望厦条约》
④  《南京条约》
【多选题】 甲公司2013年4月1日开始办公楼的建设,工程期2年,2015年6月1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15年10月1日验收合格,2016年2月1日竣工决算完毕,2016年8月8日正式入驻。有关该业务的如下论断中,错误的有(  )。
①  2015年6月1日按暂估价入固定资产账,并于当年7月开始计提折旧,2016年2月1日依据竣工决算标准调整暂估原价,但已提折旧不作调整。
②  2015年10月1日按暂估价入固定资产账,于当年11月开始计提折旧,2016年2月1日依据竣工决算标准调整暂估原价,但已提折旧不作调整。
③  2016年2月1日按竣工决算认定的价值入固定资产账,于当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
④  2016年8月8日按竣工决算认定的价值入固定资产账,于当年9月开始计提折旧
【单选题】 2016年7月10日,刘某上班,9月10日发现公司拖欠工资,2017年1月10日终止劳动关系,下列关于仲裁时效说法正确的是( )。
①  2016年7月10日起3年内有效
②  2017年1月10日起1年内有效
③  2016年9月10日起1年内有效
④  2016年9月10日起3年内有效
随机题目
【单选题】 ( ),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①  十个方面
②  十二个方面
③  十四个方面
④  十六个方面
【单选题】 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 。
①  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  社会主义发达国家水平
④  社会主义科技强国
【单选题】 (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①  民主政治
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  社会主义文艺
④  “四德”
【单选题】 2021年6月28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 )在北京举行。演出以大型情景史诗形式呈现,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
①  《东方红》
②  《伟大征程》
③  《长征组歌》
④  《延安颂》
【单选题】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 )。
①  历史时期
②  历史方位
③  历史阶段
④  历史特点
【单选题】 下列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结果
②  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  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④  是国家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根本指针
【单选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把( )的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  经济和技术
②  民生和文化
③  医疗和社保
④  国防和军队
【单选题】 2021年6月18日,( )开馆。习近平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并带领党员领导同志重温入党誓词。
①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②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③  南湖革命纪念馆
④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①  新的
②  决胜
③  关键
④  重要
【单选题】 以( )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①  城市
②  经济体系
③  产业集群
④  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