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1840年1月25日
1842年8月29日
1843年7月22日
1839年10月1日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①  中英《南京条约》
②  中英《虎门条约》
③  中美《望厦条约》
④  中法《黄埔条约》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①  1839年10月1日
②  1840年1月25日
③  1842年8月29日
④  1843年7月22日
【判断题】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于1842年8月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①  中英《南京条约》
②  中英《虎门条约》
③  中美《望厦条约》
④  中法《黄埔条约》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①  北京条约
②  虎门条约
③  南京条约
④  望厦条约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①  中英《南京条约》
②  中英《虎门条约》
③  中美《望厦条约》
④  中法《黄埔条约》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①  中英《南京条约》
②  中英《虎门条约》
③  中美《望厦条约》
④  中法《黄埔条约》
【单选题】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①  《北京条约》
②  《天津条约》
③  《望厦条约》
④  《南京条约》
【多选题】 甲公司2013年4月1日开始办公楼的建设,工程期2年,2015年6月1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15年10月1日验收合格,2016年2月1日竣工决算完毕,2016年8月8日正式入驻。有关该业务的如下论断中,错误的有(  )。
①  2015年6月1日按暂估价入固定资产账,并于当年7月开始计提折旧,2016年2月1日依据竣工决算标准调整暂估原价,但已提折旧不作调整。
②  2015年10月1日按暂估价入固定资产账,于当年11月开始计提折旧,2016年2月1日依据竣工决算标准调整暂估原价,但已提折旧不作调整。
③  2016年2月1日按竣工决算认定的价值入固定资产账,于当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
④  2016年8月8日按竣工决算认定的价值入固定资产账,于当年9月开始计提折旧
【单选题】 2016年7月10日,刘某上班,9月10日发现公司拖欠工资,2017年1月10日终止劳动关系,下列关于仲裁时效说法正确的是( )。
①  2016年7月10日起3年内有效
②  2017年1月10日起1年内有效
③  2016年9月10日起1年内有效
④  2016年9月10日起3年内有效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的核心原理是()
①  A市场、信用和制度建设
②  B市场化
③  C规划先行
④  D中长期投融资
【单选题】 幼苗沤根是(?)。
①  A.真菌病害;
②  B.细菌病害;
③  C.生理性病害;
④  D.病毒病害
【单选题】 适宜茄子褐纹病发生的气候条件是(??)。
①  A.高温高湿;
②  B、低温高湿;
③  C.高温低湿;
④  D.低温低湿
【多选题】 现代农业具有哪三个主要特点()
①  A产业链长
②  B投入加大、收入提高
③  C功能更多
④  D投入减少、收入提高
【多选题】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农业“三力”要求,是哪三力()
①  A综合生产能力
②  B抗风险能力
③  C市场竞争能力
④  D生态保护能力
【多选题】 蔬菜的播种量因()的不同变化很大。
①  A.蔬菜种类
②  B.种植方式
③  C.栽培目的
④  D.营养面积
⑤  E.种子的生活力强弱
【多选题】 应该从()来判断蔬菜商品的成熟度。
①  A.天气情况
②  B.产品的坚实度
③  C.产品碳水化合物含量
④  D.植株及产品器官的生长状况
⑤  E.果实的色泽
【多选题】 下列关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叙述错误的是()。
①  A.人工合成的结构类似天然存在的
②  B.一般不引起中毒
③  C.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酸性条件下稳定
④  D.重度中毒应用解磷定
⑤  E.一般与有机磷农药配合应用
【多选题】 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鼓励使用()农药。
①  A.高效低毒
②  B.低效高毒
③  C.低残留
④  D.低成本
【判断题】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实施法律不禁止的任何民事法律行为。《民法通则》同时规定,对于未满十八周岁,但已满十六且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