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是?
1912年1月1日
1911年10月10日
1912年4月1日
1912年 2月12日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的职务是中华民国( )。
①  总统
②  皇帝
③  正式总统
④  临时大总统
【判断题】 1911年12月4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①  北京
②  南京
③  广州
④  上海
【单选题】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①  北京
②  南京
③  广州
④  上海
【单选题】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①  北京
②  南京
③  广州
④  上海
【多选题】 甲公司2013年4月1日开始办公楼的建设,工程期2年,2015年6月1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15年10月1日验收合格,2016年2月1日竣工决算完毕,2016年8月8日正式入驻。有关该业务的如下论断中,错误的有(  )。
①  2015年6月1日按暂估价入固定资产账,并于当年7月开始计提折旧,2016年2月1日依据竣工决算标准调整暂估原价,但已提折旧不作调整。
②  2015年10月1日按暂估价入固定资产账,于当年11月开始计提折旧,2016年2月1日依据竣工决算标准调整暂估原价,但已提折旧不作调整。
③  2016年2月1日按竣工决算认定的价值入固定资产账,于当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
④  2016年8月8日按竣工决算认定的价值入固定资产账,于当年9月开始计提折旧
【单选题】 1912年3月,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将中华民国首都迁往( )。
①  南京
②  天津
③  上海
④  北京
【单选题】 2016年7月10日,刘某上班,9月10日发现公司拖欠工资,2017年1月10日终止劳动关系,下列关于仲裁时效说法正确的是( )。
①  2016年7月10日起3年内有效
②  2017年1月10日起1年内有效
③  2016年9月10日起1年内有效
④  2016年9月10日起3年内有效
【单选题】 甲向乙借款5000元,约定2014年1月30日还款,甲届期未还 ,2015年1月10日乙给甲写了一封信催促还款,2015年1月17日甲收到该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从2015年1月10日起诉讼时效中止
②  从2015年1月10日起诉讼时效中断
③  从2015年1月17日起诉讼时效中断
④  从2015年1月17日起诉讼时效中止
【单选题】 2015年12月20日,A公司董事会做出决议,准备购买甲公司股份;2016年1月1日,A公司取得甲公司30%的股份,能够对甲公司施加重大影响;2017年1月1日,A公司又取得甲公司30%的股份,从而能够对甲公司实施控制;2018年1月1日,A公司又取得B公司10%的股份,持股比例达到70%。在上述情况下,购买日为()。
①  2016年1月1日
②  2017年1月1日
③  2018年1月1日
④  2015年12月20日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要求是()。
①  坚持党的领导
②  人民当家作主
③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④  实现社会主义的自由
【单选题】 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  党的领导
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  基层自治制度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
①  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  理论联系实际
③  实事求是
④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单选题】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①  加大环保力度
②  做好生态保育工作
③  节约资源
④  建设循环经济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共同的“根”是()。
①  中国的具体实际
②  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  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
④  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单选题】 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
①  独立自主
②  稳定发展
③  改革开放
④  自主创新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
①  依法治国
②  党的领导
③  公有制占主体
④  按劳分配
【单选题】 毛泽东认为,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采取的方针是()。
①  批评
②  “团结——批评——团结”
③  专政
④  稳定
【单选题】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  竞争力
②  领导力
③  控制力
④  影响力
【判断题】 毛泽东从1965年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这两者在时代背景、历史和现实根据以及理论基础方面,在社会主义观的具体内容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