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下列条约中,属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是?
中法《黄埔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英《北京条约》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简答题】 [填空]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单选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①  《黄埔条约》
②  《南京条约》
③  《虎门条约》
④  《望厦条约》
【简答题】 1843年10月中英签订的[填空]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
【多选题】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其中主要有( )。
①  《北京条约》
②  《黄埔条约》
③  《望厦条约》
④  《南京条约》
【单选题】 下列有关条约中属于“非人身性条约”的
①  同盟条约
②  边界条约
③  共同防御条约
④  参加国际组织的条约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①  1840年1月25日
②  1842年8月29日
③  1843年7月22日
④  1839年10月1日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①  1839年10月1日
②  1840年1月25日
③  1842年8月29日
④  1843年7月22日
【单选题】 按照条约的性质可以把条约分为
①  开放性条约和非开放性条约
②  多边条约和双边条约
③  造法性条约和契约性条约
④  政治性条约和经济性条约
【单选题】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①  中英《南京条约》
②  中英《虎门条约》
③  中美《望厦条约》
④  中法《黄埔条约》
【单选题】 规定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的条约是
①  《天津条约》
②  《北京条约》
③  《南京条约》
④  《马关条约》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结果一般是()
①  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② 
③  力偶
④  不确定
【多选题】 市场撇脂最大化定价目标适用的条件是( )。
①  初始的高价未能吸引更多的竞争者入场
②  高价有助于树立优质产品的形象
③  市场是价格敏感型的,因而低价能有效刺激销售增长
④  消费者的人数足以构成当前的需要
⑤  小批量生产的单位成本没有高到无法从交易中获得好处的程度
【多选题】 生产者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对消费者负责赔偿?( )
①  消费者从销售者处购买的化妆品不具有包装上标明的使用效果
②  某人从生产者处盗窃其开发中的高压锅样品在使用时被炸伤
③  因销售者贮存不当致使药品变质而使某患者服药后过敏
④  消费者使用产品后发生不适但现在科学技术无法证明产品与不适之间的关系
⑤  消费者从销售者处购买的特价商品
【单选题】 市场管理关系应该由 调整
①  民法
②  商法
③  经济法
④  公司法
【单选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法院中对公路运输合同纠纷案件不享有管辖权的是
①  原告住所地法院
②  被告住所地法院
③  运输目的地法院
④  运输始发地法院
【多选题】 甲从国外低价购得一项未获当地政府批准销售的专利产品“近视治疗仪”。甲将产品样品和技术资料提交给我国X市卫生局指定的医疗产品检验机构。该机构未做任何检验按照甲书写的文稿出具了该产品的检验合格报告。随后该市退休医师协会的秘书长乙又以该协会的名义出具了该产品的质量保证书。该产品投入市场后连续造成多起青少年因使用该产品致眼睛严重受损的事件。现除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外受害者还可以采取哪些民事补救方法?( )
①  要求甲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②  要求该卫生局承担赔偿责任
③  要求该检验机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④  要求该退休医师协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⑤  要求该卫生局的上级机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单选题】 被各国法学家公认为现代竞争法标志的是
①  美国的《谢尔曼法》
②  匈牙利的《反不竞争法》
③  德国的《发不竞争法》
④  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平交易法》
【单选题】 乙农资公司向甲化肥厂购买尿素(属国家定价产品)合同约定每吨2300元交货日期为某年2月28日前。在当年3月1日国家将尿素价格调整为每吨2500元。甲于3月3日交货。乙应当按每吨
①  2300元  
②  2500元  
③  2300元和2500元中间价  
④  再协商定价
【多选题】 甲于1997年10月1日因情况紧急与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内容对甲显失公平。根据法律规定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
①  甲有权通知乙撤销该合同
②  该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③  该合同无效甲乙双方应各自返还财物
④  如果甲在1999年9月30日申请撤销该合同人民法院应该给予保护
【单选题】 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人员中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是
①  总会计师
②  单位负责人
③  会计核算人员
④  单位审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