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1905 年 11 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
①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④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单选题】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①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④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单选题】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①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③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④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简答题】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填空]。”
【多选题】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解释为?
①  反对封建主义
②  民族主义
③  民权主义
④  民生主义
【填空题】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填空1]。”
【多选题】 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即?
①  民族主义
②  民权主义
③  民生主义
④  民主主义
【单选题】 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
①  反清复明
②  反满兴汉
③  反对民族压迫
④  反对封建统治
【多选题】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的三民主义是指( )
①  民族主义
②  民权主义
③  民本主义
④  民生主义
【多选题】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的三民主义是指( ) 。
①  民族主义
②  民权主义
③  民本主义
④  民生主义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我国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这里的法律应作()。
①  限制解释
②  扩充解释
③  字面解释
④  语法解释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一规则是()。
①  规范性规范
②  标准性规范
③  强行性规范
④  构成性规范
【单选题】 ()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
①  财产权
②  人身权
③  权利能力
④  行为能力
【单选题】 在全部立法程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①  法律议案的提出
②  法律议案的审议
③  法律议案的通过
④  法律的公布
【单选题】 以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或职权和职责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是()。
①  实体法
②  程序法
③  公法
④  一般法
【单选题】 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
①  政党制
②  程序正义
③  保护人权
④  多数决策
【单选题】 英国历史上确立了议会至上和国王必须服从法律等原则的法案是()。
①  《大宪章》和《王位继承法》
②  《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
③  《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
④  《独立宣言》和《权利法案》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监督的是()。
①  审计监督
②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③  行政诉讼
④  检察机关抗诉
【单选题】 在解释法的本质问题上,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观点,在世界各国几乎都是()
①  正义论
②  神学论
③  权力论
④  社会论
【单选题】 关于法律和宗教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  在一定意义上说,宗教与法律的价值有某种相同之处,使人们的精神有一定的依靠
②  宗教不具有行为规范作用
③  法律可以作为国教的工具和护卫者,保障国教的发展;法律也可以作为异教的破坏力量,压制异教的发展
④  印度的婆罗门教直接影响着印度法系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印度法系的法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