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中共中央在1956年1月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发出的号召是?
“向现代化进军”
“向现代科学进军”
“向共产主义进军”
“向社会主义进军”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毛泽东、周恩来等在1956年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向现代科学进军”。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会议提出( )。
①  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
②  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③  要更加充分地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技术
④  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判断题】 “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是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来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948年12月12日,中央军委明确提出( )战役后举行渡江作战向全国进军的战略设想。
①  辽沈
②  平津
③  淮海
④  华北
【单选题】 1949年4月21日,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的是( )。①毛泽东 ②朱德 ③周恩来 ④彭德怀
①  ③④
②  ①②
③  ②④
④  ①④
【单选题】 ()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①  A.党的二十大
②  B.党的十九大
③  C.党的十八大
④  D.党的十七大
【判断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
①  A.第四个五年
②  B.第三个五年
③  C.第二个五年
④  D.第一个五年
随机题目
【单选题】 秋收起义时,毛泽东领导的革命队伍称为( )。
①  工农红军
②  国民革命军
③  人民解放军
④  工农革命军
【单选题】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就是要坚持把贯彻( )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落实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之中。
①  以人民为中心
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  绿色发展
④  新发展理念
【单选题】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标志着党胜利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①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②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③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④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单选题】 下列事件,不属于发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 )。
①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  进行了三大改造
③  掀起了“大跃进”运动
④  召开了中共八大
【单选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它包括哪五个方面的振兴?( )
①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服务振兴
②  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服务振兴、旅游振兴
③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④  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经济振兴、生态振兴、农业振兴
【单选题】 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 ),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
①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②  《为人民服务》
③  《<共产党人>发刊词》
④  《新民主主义论》
【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六稳”内容?( )
①  稳市场
②  稳就业
③  稳外贸
④  稳外资
【单选题】 关于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 )的科学家。
①  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
②  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
③  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
④  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
【多选题】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把( )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
①  体现人民利益
②  反映人民愿望
③  维护人民权益
④  增进人民福祉
【多选题】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于2021年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①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②  面向经济主战场
③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④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