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1935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古田会议
遵义会议
八七会议
洛川会议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单选 2 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的相同点是( )。
①  会议从政治上、军事上、思想上全力纠正了错误
②  毛泽东都参加了会议并提出正确主张
③  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
④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自己问题的开始
【多选题】 1935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是()。
①  政治问题
②  组织问题
③  军事问题
④  经济问题
【多选题】 1935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是()。
①  政治问题
②  组织问题
③  军事问题经济问题
【判断题】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过程中的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以下关于“遵义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①  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②  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作出的
③  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多选题】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以下关于“遵义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①  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②  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作出的
③  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④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多选题】 遵义会议的意义是?
①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②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③  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④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随机题目
【判断题】 教学情境是情感环境、认知环境和行为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体,即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由师生的主观心理因素(情感、兴趣、意志)和客观环境因素(由教学手段创设而形成的自然现象、自然过程和社会形象等)而构成的一定的教学氛围和场景。(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复试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个班,而由一名教师使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时和课堂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与自主作业交替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前期分析是在设计过程的开端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使设计工作有的放矢、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有序高效地进行,前期分析内容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三部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最优化教学思想和理论是唯一的、最佳的教学方式或教学过程。(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教学过程就是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教材内容为主要认识对象,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教学策略设计是在一定理论和经验模式的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情境、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合理和优化地处理教与学的各因素关系而采取的工作方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组合的结构形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认知工具,通过双向意义建构的方式而实现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教学过程中的三对基本矛盾:教师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 )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