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50小时,每道工序内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为()。
31.25%
50%
68.75%
100%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50小时,每道工序内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则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为()。
①  18.75%
②  37.5%
③  50%
④  60%
【单选题】 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①  68%
②  69%
③  70%
④  7l%
【单选题】 某企业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为()。
①  68%
②  69%
③  70%
④  71%
【单选题】 某企业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为
①  68%
②  69%
③  70%
④  71%
【单选题】 某企业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为
①  68%
②  69%
③  70%
④  71%
【多选题】 某产品生产分为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工时定额为5小时,第二道工序定额工时为3小时,每道工序按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计算。月末第一道工序在产品有800件,第二道工序有在产品600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  第一道工序的完工程度为31.25%
②  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程度为81.25%
③  第一道工序的约当产量为250件
④  第二道工序的约当产量为480件
【单选题】 某厂的甲产品单位工时定额为80小时,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20小时,第二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60小时。假设本月末第一道工序有在产品3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60%;第二道工序有在产品5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40%。则分配人工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件。
①  32
②  38
③  40
④  42
【判断题】 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本工序工时定额+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50%/产品工时定额。错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某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完工程度为20%,第二道工序完工程度是70%。如果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320件,第二道工序月末在产品数量为()件。
①  270
②  400
③  320
④  280
【单选题】 某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月末在产品数量为100件,完工程度为20%;第二道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完工程度为70%。据此计算的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①  20件
②  135件
③  140件
④  160件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协调发展注重解决()问题。
①  A.?发展不协调
②  B.?发展动力
③  C.?发展理念
④  D.?发展规划?
【单选题】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
①  A 新民主主义的
②  B 社会主义的
③  C 有中国特色的
④  D 先进的
【单选题】 促进教育公平,拉长教育“短板”,关键在
①  A教师
②  B 投入
③  C 制度
④  D 资源
【单选题】 截止目前已经有27万毕业生从西安交通大学这所中国西北最优秀的高校中走出,他们中的百分之多少选择留在西部
①  A 30%
②  B 40%
③  C 50%
④  D60%
【单选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①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③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④  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单选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 )
①  A.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
②  B. 坚持立足国情、改革创新;坚持既有秩序、又有活力
③  C. 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协调
④  D.以上都正确
【单选题】 ( )不属于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
①  A 社会救助
②  B 社会教育
③  C 社会保险
④  D 社会福利
【多选题】 下列属于生产和市场服务的项目有?
①  金融
②  物流
③  中介和咨询
④  基础教育
【多选题】 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的区别?
①  追求的目标不同
②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不同
③  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要求不同
④  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同
【单选题】 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①  2025年
②  2030年
③  2035年
④  20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