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某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6月1日投产甲产品5件,乙产品3件;6月15日投产甲产品4件,乙产品4件,丙产品3件;6月26日投产甲产品6件。该企业6月份应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张数是(  )。
3张
5张
4张
6张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某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6月1日投产甲产品5件,乙产品3件;6月15日投产甲产品4件,乙产品4件,丙产品3件;6月26日投产甲产品6件。该企业6月份应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张数是
①  3张
②  5张
③  4张
④  6张
【单选题】 职工李宏10月份加工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100件,乙产品85件。验收时发现甲产品料废5个,工废4个。该职工小时工资率为6元,制造甲产品定额工时为1小时,乙产品为2小时。则李宏本月份应得计件工资为( )元。
①  1 594
②  1 596
③  1 598
④  1 600
【判断题】 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中,如果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就可以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中,如果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就可以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中,如果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就可以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中,如果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就可以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某公司采用永续盘存制登记存货,5月初结存1000件甲商品,5月6日购进3000件,5月17日购进2000件,5月21日发出1500件,5月29日购进1000件。5月31日该公司结存( )件甲商品。
①  5500
②  8500
③  4500
④  3500
【单选题】 某公司采用永续盘存制登记存货,5月初结存1000件甲商品,5月6日购进3000件,5月17日购进2000件,5月21日发出1500件,5月29日购进1000件。5月31日该公司结存( )件甲商品。
①  5500
②  8500
③  4500
④  3500
【单选题】 甲公司主要生产甲产品和乙产品,2015年1月发生质量检验成本4000元,检验总次数为20次,其中甲产品5次,乙产品15次。甲产品和乙产品的产量均为200件。采用作业成本法,则2015年1月甲产品分配的质量检验成本为(  )元。
①  1000
②  2000
③  3000
④  4000
【单选题】 甲公司对8月初开始投产的A产品实行1个月内 “包退、包换、包修”的销售政策。8月份共销售A产品 20 件,售价共计100 000 元,成本80 000元。根据以往经验,A产品包退的占 4%,包换的占 6%,包修的占 10%,甲公司 8 月份应确认A产品销售收入(  )元。
①  96 000
②  100 000
③  90 000
④  80 000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视距标准有()。
①  停车视距
②  会车视距
③  错车视距
④  超车视距
⑤  避让障碍物视距
【多选题】 三阶段设计包括()三个阶段。
①  初步设计
②  方案设计
③  结构设计
④  技术设计
⑤  施工图设计
【单选题】 下面哪一个不是沿溪线布线的要点?()
①  河岸的选择
②  线位的高低
③  跨河问题
④  回头位置的确定
【单选题】 初步设计应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
①  设计概算
②  工程预算
③  修正概算
④  估算
⑤  施工决算
【单选题】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和()。
①  概算
②  预算
③  修正概算
④  估算
【单选题】 公路设计中,查表确定加宽值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①  圆曲线半径
②  公路等级
③  车道数
④  路拱、横坡
【单选题】 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60m,ls=35m,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1.5m,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点10m处加宽值为(  )。
①  0.15m
②  0.23m
③  0.43m
④  0.86m
【单选题】 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①  最大纵坡
②  平均纵坡
③  最短坡长
④  坡度角
【单选题】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省略缓和曲线?(  )
①  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时
②  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之间,小圆半径大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时
③  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之间,大圆半径大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时
④  圆半径大于各设计速度的临界曲线半径
【单选题】 下面哪一个不是公路勘测设计的依据?()
①  设计速度
②  技术依据
③  地形
④  地质
⑤  行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