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乙公司2х14年6月6日发给甲公司商品5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货款50000元,增值税额8500元,代垫运杂费1000元,该批商品的成本为42500元。在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后得知甲企业资金周转十分困难,该公司决定本月不能确认该笔收入,但是纳税义务已经发生。乙公司的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借:发出商品42500,贷:库存商品42500
借:应收账款1000,贷:银行存款1000
借:应收账款42500,贷:主营业务成本42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42 500,贷:发出商品42 500
借:应收账款85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产品,按已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取得的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应交的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当月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额,应借:应交税费—已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某企业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0万元,销售商品为客户代垫运输费5万元,全部款项已办妥托收手续。该企业应确认的应收账款为(  )万元。
①  1000
②  1005
③  1170
④  1175
【单选题】 某企业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0万元,销售商品为客户代垫运输费5万元,全部款项已办妥托收手续。该企业应确认的应收账款为()万元。
①  1000
②  1005
③  1170
④  1175
【单选题】 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6万元,商品已经发出,并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该批商品的成本为80万元,甲公司销售该商品影响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
①  20
②  80
③  40
④  100
【单选题】 某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0万元,同时为客户代垫运输费5万元,全部款项未收到。该企业应确认的应收账款为( )万元。
①  1000
②  1005
③  1170
④  1175
【单选题】 某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为购买方代垫运杂费10万元,款项尚未收回,该企业确认的应收账款为( )。
①  300万元
②  310万元
③  351万元
④  361万元
【单选题】 已核销的应收账款在以后期间收回,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 )。
①  应收账款
②  坏账准备
③  待处理财产损溢
④  应缴财政款
【判断题】 企业购买用于集体福利的货物,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3年6月1日,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销售600件商品,每件商品的成本为40元,协议价为每件68元。代销协议约定,乙公司在取得代销商品后,无论是否卖出、获利,均与甲公司无关。商品已发出,并且货款已经收付,则甲公司在2013年6月1日应确认收入(  )元。
①  40 800
②  0
③  24 000
④  20 800
随机题目
【判断题】 根据本讲,设施园艺业的特点是水果为主、少量蔬菜、个别花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实现交通强国建设目标要由注重质量效益向追求速度规模转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于2018年推出我国第一本心理健康蓝皮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科技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是政府。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根据本讲,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机器人对于普通工作岗位存在替代效应但并不会带来突出的“就业破坏”效应。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根据本讲,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为基本实现新型(),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①  农业现代化
②  城镇化
③  信息化
④  科技化
⑤  工业化
【多选题】 根据本讲,常见的认识误区包括()。
①  心理问题是道德问题
②  心理问题是思想问题
③  心理问题是个别人的问题
④  社会问题的根源是心理问题
⑤  心理问题是个人问题
【多选题】 根据本讲,在村(社区)党组织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组织()等,对居民摸排各类矛盾问题,及时疏导化解。
①  社会工作者
②  志愿者
③  心理服务工作者
④  人民调解员
⑤  网格管理员
【多选题】 根据本讲,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完善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
①  纠纷化解
②  应急处置
③  应急响应
④  排查梳理
⑤  源头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