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若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 )。
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
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
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若某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
①  A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
②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③  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
④  D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判断题】 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获得了最大边际效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效用单位。
①  108个
②  100个
③  106个
④  6个
【单选题】 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效用单位。
①  108个
②  100个
③  106个
④  6个
【单选题】 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效用单位。
①  108个
②  106个
③  100个
④  6个
【单选题】 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l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 )效用单位。
①  108个
②  l00个
③  l06个
④  6个
【单选题】 3.1.2若消费者只消费一种商品,当总效用达到极大值时,边际效用( )。
①  A达到最小
②  B达到最大
③  C为零
④  D为正
【单选题】 物流给消费者提供四种效用是()
①  形态效用、占有效用、时间效用以及空间效用
②  消费效用、占有效用、时间效用以及空间效用
③  形态效用、供给效用、时间效用以及空间效用
④  需求效用、供给效用、时间效用以及空间效用
【多选题】 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的假设包括( )
①  边际效用递减
②  完全性
③  传递性
④  不饱和性
【单选题】 如果消费者取得的货币效用大于所购入的商品效用,则它会( )。
①  继续购买
②  停止购买
③  退掉己购入的商品
④  大量购买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下列各行为中,属于自力救济且不承担责任的是
①  为防止盗贼逃跑将其停放在屋前的汽车轮胎扎破
②  为看家护院所养的狼狗,将入院的小偷乙咬成重伤
③  见小偷乙在屋中寻找钱物,遂乘乙不备将其左臂砍下
④  为保护自家承包的鱼塘免受小偷侵扰在鱼塘的四周架设高压电网,致使小偷被电死
【多选题】 某甲在路上遇见情敌某乙,遂叫某丙和某丁共同将某乙殴打一顿,某乙治疗伤病花去医药费500元。某甲、某丙和某丁应对某乙承担的责任为
①  侵权责任
②  合同责任
③  单独责任
④  共同责任
【多选题】 张红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李春代购药材,并汇去两万元钱。因一时无货,李春便以张红的名义将钱暂存银行李春的好友刘峰因产生经营急需用钱,去找李春,李春便拿出张红的存折给刘峰,由刘峰的好友王齐担保。李春未将上述情况告知李红。后刘峰因产生经营不善无力还款而引起纠纷。张红诉至法院。本案中哪些法律关系有效?
①  张红与李春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②  张红与银行之间的储蓄法律关系
③  李春与刘峰之间的借款法律关系
④  王齐与李春、刘峰之间的担保法律关系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有
①  停止侵害
②  消除影响
③  赔礼道歉
④  赔偿损失
【多选题】 根据《民法总则》有关民事主体行使权利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  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
②  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③  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④  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多选题】 下列可以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有
①  聋哑人
②  合伙企业
③  机关法人
④  个体工商户
【多选题】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下列属于知识产权的权利客体的有
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②  商标
③  地理标志
④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单选题】 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关系是
①  平等的
②  公平的
③  对等的
④  相等的
【单选题】 合同关系属于
①  绝对法律关系
②  相对法律关系
③  人格法律关系
④  身份法律关系
【单选题】 甲在被洪水围困时,为了救助自家和邻居家的财物,未经乙同意,使用了乙的小船。甲的行为是
①  侵权行为
②  自助行为
③  正当防卫行为
④  紧急避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