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流动比率高的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一定很强。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某企业的流动比率为3.5,则说明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一定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流动比率不能作为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绝对标准,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①  流动比率高意味着短期偿债能力一定很强
②  存在统一标准的流动比率数值
③  计价基础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比率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可靠性
④  该比率只反映报告日的动态状况,具有较强的粉饰效应
【判断题】 流动比率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比率高,保障大,因此越高越好。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营运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  )
① 
② 
【单选题】 企业将非流动资产重分类为持有待售之后,企业的流动资产增加,非流动资产减少,流动比率增加,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短期偿债能力增强,对企业取得银行贷款等融资有好处,这是对(  )的影响。
①  变现能力
②  企业所得税
③  融资能力
④  增值税
【判断题】 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比率较高,则企业的偿债能力也一定较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若流动比率大于1,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 )。
①  速动比率大于1
②  营运资金大于零
③  资产负债率大于1
④  短期偿债能力绝对有保障
【单选题】 若流动比率大于1,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 )。
①  速动比率大于1
②  营运资金大于零
③  资产负债率大于1
④  短期偿债能力绝对有保障
【单选题】 现金比率和流动比率相比,()反映企业的流动负债偿还能力,
①  同样真实
②  都不能真实
③  更真实
④  更不真实
【单选题】 下列关于流动比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  流动比率越高,速动比率越高
②  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③  流动比率越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④  商业流通企业流动比率一般会比较低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
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②  收入-费用=利润
③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期末余额
④  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单选题】 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收入账户金额120000元到本年利润账户,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 )
①  借:本年利润       1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
②  借: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    贷:利润分配  120000
③  借:利润分配       1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
④  借: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    贷:本年利润  120000
【单选题】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 )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①  一年
②  一个营业周期
③  一年或短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
④  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
【单选题】 计算本月应交的城市维护建设税800元,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 )
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8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800
②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800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800
③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800
④  借:所得税费用8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800
【单选题】 收到美东公司投入资金10 000元 ,存入银行,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 )
①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实收资本—美东公司 10 000
②  借:实收资本—美东公司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③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资本公积—美东公司   10 000
④  借:库存现金     10 000  贷:实收资本—美东公司   10 000
【单选题】 收到A公司违约金1000元,存入银行,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 )
①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
②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③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0
④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
【单选题】 下列项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
①  房屋
②  银行存款
③  短期借款
④  未分配利润
【多选题】 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应进行下列分配 ( )
①  计算缴纳所得税
②  支付子弟学校经费
③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④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⑤  向投资人分配利润
【多选题】 下列账户中,在期末结账后有余额的是( )
①  生产成本
②  在途物资
③  管理费用
④  主营业务收入
⑤  制造费用
【多选题】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
①  有借必有贷
②  借贷必相等
③  借方登记增加数
④  贷方登记减少数
⑤  余额在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