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若有说明语句“int a[5],*p=a;”,则对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a[p]
p[a]
*(p+2)
p+2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若有说明语句 int a[10],*p=a;对数组元素正确的引用是
①  a[p]
②  p[a]
③  *(p+1)
④  p+2
【单选题】 若有定义:int a[10],*p=a;则错误引用数组元素a[2]地址的是()。
①  p+2
②  a+2
③  p[2]
④  *a+2
【单选题】 若有说明:int n=2,*p=&n,*q=p,则以下非法的赋值语句是:()
①  p=q
②  *p=*q
③  n=*q
④  p=n
【单选题】 下述程序的运行结果( )。 #includevoid main() { int p,a=0; if(p=a!=0)printf(%d\n else printf(%d\n,p+2); }
①  1
②  2
③  3
④  5
【单选题】 有说明语句int *p=new int[10];访问动态数组元素的正确语句是()
①  int a=p;
②  int a=*p;
③  delete int[]p
④  delete p int[10]
【单选题】 若有定义:int a[5],*p=a;则不能正确表示数组元素a[i]的是()。
①  *(a+i)
②  *(p+i)
③  p[i]
④  *p[i]
【单选题】 有以下变量说明,下面不正确的赋值语句是() int a=5,b=10,c; int ?p1=&a,?p2=&b;
①  ?p2=b;
②  p1=a;
③  p2=p1;
④  c=?p1?(?p2)。
【单选题】 若已定义inta=5;下面对(1)int*p=&a;(2)*p=a;两个语句的正确解释是()
①  语句(1)和(2)中的*P含义相同,都表示给指针变量p赋值
②  语句(1)和语句(2)的执行结果,都是把变量a的地址值赋给指针变量p
③  语句(1)在对p进行说明的同时进行初始化,使p指向a,语句(2)将变量a的值赋给指针变量p
④  语句(1)在对p进行说明的同时进行初始化,使p指向a,语句(2)将变量a的值赋于*p
【判断题】 若有int a[10]; p= 则p-1的值是数组a第1个元素的地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若有int a[10]; p= 则p+1的值是数组a第1个元素的地址。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积极、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
①  补偿
②  合理化
③  升华
④  理智化
【单选题】 有些人年轻时遭受失恋打击,几乎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但他从此全身心投入事业,心无旁骛,付出比常人多出几倍的努力,既克服了自己的颓废情绪,又获得了事业的成功。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
①  补偿
②  合理化
③  升华
④  理智化
【单选题】 将自己不为社会所认同的动机或欲望导向比较高尚的目标和方向。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
①  补偿
②  升华
③  合理化
④  理智化
【单选题】 当一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时,常常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辩护或做出解释以原谅自己而摆脱痛苦。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
①  合理化
②  幻想
③  反向形成
④  认同
【单选题】 人际关系不好的人,认为自己本来很喜欢别人,只是别人不喜欢我,恨我,所以我猜无法喜欢他们。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
①  投射
②  否认
③  认同
④  幻想
【单选题】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将痛苦的事情“遗忘”,别人问起来总说“不知道”、“不记得”。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
①  置换
②  否认
③  压抑
④  幻想
【单选题】 平常所说的“迁怒于人”、“借题发挥”、“寻找替罪羊”。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
①  压抑
②  否认
③  幻想
④  置换
【单选题】 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难以实现的愿望或陷入困境时,以异想天开的方式在精神上自我满足,如做“白日梦”。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
①  退行
②  否认
③  解脱
④  幻想
【单选题】 当大学生考试不及格就对老师哭哭泣泣,苦苦哀求或者不吃饭,对自己赌气。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
①  幻想
②  否认
③  解脱
④  退行
【单选题】 面对挫折,积极的思维方式是( )。
①  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他人接触
②  寻求他人支持
③  以偏概全,专往坏处想
④  不撞南墙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