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某企业当年营业收入净额为36000万元,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为4000万元,固定资产平均余额为8000万元。假定没有其他资产,则该年的总资产周转率为( )次。
3.0
3.4
2.9
3.2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某企业当年营业收入净额为36000万元,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为4000万元,固定资产平均余额为8000万元。假定没有其他资产,则该年的总资产周转率为( )次。
①  3.0
②  3.4
③  2.9
④  3.2
【单选题】 某企业2005年销售收入净额为48000万元,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为6000万元,固定资产平均余额为18000万元。假定没有其他资产,则该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为( )。
①  A.2
②  B.8
③  C.2.7
④  D.3.2
【单选题】 某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800万元,净利润480万元,总资产周转率为2,则总资产净利率为( )%。
①  12.6
②  6.3
③  25
④  10
【单选题】 某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800万元,净利润480万元,总资产周转率为2,则总资产净利率为( )%。
①  12.6
②  6.3
③  25
④  10
【单选题】 某企业2×16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为2?000万元,累计折旧账户余额为80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余额为100万元,在建工程账户余额为200万元。该企业2×1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列报的金额为(  )。
①  1200万元
②  90万元
③  1100万元
④  2200万元
【单选题】 某企业2011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为1000万元,“累计折旧”科目余额为30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50万元。该企业201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的项目金额为()万元。
①  1000
②  700
③  650
④  950
【单选题】 某企业20*7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为3 000万元,累计折旧账户余额为80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余额为200万元,在建工程账户余额为200万元。该企业2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
①  3 000
②  1 090
③  2 000
④  3 200
【单选题】 企业的流动资产为100万元,其中存货为55万元,流动负债为30万元,则该企业的速动比率为( )。
①  1. 83
②  0.33
③  0.67
④  1.50
【单选题】 某企业2×16年发生的营业收入为1 000万元,营业成本为600万元,销售费用为20万元,管理费用为50万元,财务费用为10万元,投资收益为40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70万元(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0万元(收益),营业外收入为25万元,营业外支出为15万元。该企业2×16年的利润总额为?
①  380万元
②  330万元
③  320万元
④  390万元
【多选题】 某企业拥有流动资产100万元(其中稳定性流动资产为30万元),长期融资300万元,短期融资50万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  该企业采取的是激进型筹资策略
②  该企业采取的是保守型筹资策略
③  该企业收益和风险均较高
④  该企业收益和风险均较低
随机题目
【判断题】 事故通报中,若事故原因未查明,可以不提。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主体部分通常对基本情况部分中提出的问题或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运用资料和数据所作的评估和分析。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政府机关在工作中产生的所有公文,都应通过多种载体公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在“请示”的行文中应当做到()。
①  一文一事
②  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③  应直接送达上级机关的领导人
④  不得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E.可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
【多选题】 根据内容及用途来分,函的主要种类有( )。
①  商洽函
②  询答函
③  请批函
④  告知函
【多选题】 下列关于行政公文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  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
②  行政公文具有规范体式
③  行政公文是公务活动的唯一工具
④  行政公文具有法定效力
【多选题】 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的区别在于( ) 。
①  写作时间不同
②  作用不同
③  写法不同
④  写作主体不同
【多选题】 下列公文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是( )。
①  会议记录
②  通知
③  调查报告
④  计划E.函
【多选题】 通知标题的文种前,可以加上()。
①  任免
②  联合
③  补充
④  紧急
【多选题】 报告可用于陈述的事项有(????)。
①  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出情况
②  向下级或有关方面介绍工作情况
③  向上级提出工作意见或建议
④  答复群众的查询、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