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鼻导管给氧法正确的操作是()
给氧前用干棉签清洁病人鼻孔
导管插入长度为鼻尖到耳垂的1/2
给氧时,调节氧流量后插入鼻导管
停止给氧时,应先关氧气开关
氧气筒入置距暖气应0.5米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肺炎患儿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和氧浓度的选择是( )
①  氧流量0.5-1L/min,氧浓度<40%
②  氧流量2-4L/min,氧浓度<50%
③  氧流量5-6L/min,氧浓度<60%
④  氧流量7-8L/min,氧浓度<70%
【单选题】 下述给氧方法正确的是
①  用氧时,先插入鼻导管再调节氧流量
②  停用氧时,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
③  氧气筒距暖气至少5米
④  氧气筒内压力至少保留0.5Pa
⑤  氧气表螺丝口上应涂润滑油
【单选题】 鼻咽导管吸氧的氧浓度的计算方法是()
①  鼻咽导管吸氧的氧浓度=4+氧流量
②  鼻咽导管吸氧的氧浓度+21+氧流量
③  鼻咽导管吸氧的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④  鼻咽导管吸氧的氧浓度+氧流量(L/min)
⑤  鼻咽导管吸氧的氧浓度+21+氧流量
【单选题】 缺氧伴有二化碳潴留的呼吸衰竭患者给氧宜采用()
①  间歇给氧
②  高浓度给氧
③  低浓度持续给氧
④  高压给氧
【单选题】 鼻导管吸氧法包括()
①  鼻咽导管法
②  鼻前庭导管法
③  鼻塞给氧
④  氧帐法
⑤  ABC均是
【单选题】 张某,肺心病伴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并有精神、神经症状,对其恰当的给氧方法是( )。
①  加压给氧
②  乙醇湿化给氧
③  低流量间断给氧
④  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单选题】 某患者给予氧气疗法,其流量表指示流量为5 L/min,该患者吸入的氧浓度为( )。
①  26%
②  30%
③  37%
④  41%
【单选题】 高流量氧疗的特点不包括:
①  氧浓度恒定
②  氧浓度高
③  气道正压
④  气体温湿化
【单选题】 停止氧疗的指征是()
①  发绀基本消失。神志清醒,精神状态好
②  血气分析满意,PaO<sub> 2</sub> 上升到60~70rmmHg,并保持稳定
③  无呼吸困难症状
④  循环稳定
⑤  以上都是
【单选题】 氧离曲线是
①  Po2与血氧容量间的关系曲线
②  Po2与血液pH间的关系曲线
③  Po2与血氧饱和度间的关系曲线
④  Po2与血氧含量间的关系曲线
⑤  以上都不对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影响药物溶液降解的外界因素有( )。
①  pH值
②  药物分配系数
③  环境的温度
④  溶剂的介电常数
【多选题】 下列哪些条件可将其制成混悬剂( )。
①  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
②  药物的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形式应用
③  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
④  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
【单选题】 散剂的质量检查不包括( )。
①  粒度
②  水分
③  卫生学
④  崩解度
【单选题】 哪一个不是造成裂片和顶裂的原因( )。
①  颗粒中细粉太多
②  颗粒过干
③  弹性复原率大
④  硬度不够
【单选题】 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的目的是改善主药的( )。
①  可压性和流动性
②  崩解性和溶出性
③  防潮性和稳定性
④  润滑性和抗粘着性
【单选题】 散剂按组成药味多少来分类可分为( )。
①  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②  单散剂与复散剂
③  溶液散与煮散
④  吹散与内服散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为包糖衣的工序( )。
①  粉衣层→隔离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②  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③  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④  隔离层→粉衣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单选题】 反映难溶性固体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是( )。
①  崩解时限
②  溶出度
③  硬度
④  含量
【单选题】 干法制粒的方法有( )。
①  一步制粒法
②  挤压制粒法
③  喷雾制粒法
④  强力挤压法
【多选题】 关于散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散剂包装与贮存的重点是防潮
②  为防止吸潮,散剂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药物的CRH值以下
③  为减少吸潮,应选择CRH大的辅料
④  粉体的吸湿性对控制散剂的质量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