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80.病人李某,女, 27 岁,阑尾炎术后第 5 天,体温 36.8 摄氏度,刀口无渗血渗液。当日上午 9 时许,继续静脉点滴青霉素, 30 分钟后,病人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体温 40 摄氏度,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根据上述表现,判断此病人可能出现了哪种情况?
A. 发热反应
B.循环负荷过重
C.空气栓塞
D. 过敏反应
E. 以上对不对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82.病人徐某,男, 39 岁,因车祸内脏大出血而欲行急诊手术治疗。去手术 室之前,护士遵医嘱迅速为病人建立了一个静脉通道并进行输血治疗,因时间紧迫,护士从血库取回血后,为了尽早将血输给病人,便将血袋放在热水中提温, 5 分钟后为病人输入。当输入 10 分钟后,病人感到头部胀痛,并出现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 此病人最可能出现了什么反应?
①  A. 发热反应
②  B.循环负荷过重
③  C.空气栓塞
④  D. 过敏反应
⑤  E. 溶血反应
【多选题】 下列是防治青霉素过敏反应措施的是
①  详细询问病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家族过敏史
②  做皮肤过敏试验
③  皮试液应临时配置
④  避免饥饿时用药,注射后观察20-30分钟
⑤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严重者稀释后静滴
【单选题】 女,22岁,肠梗阻术后要求术后镇痛,拟以硬膜外morphine镇痛, 术后10小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全身瘙痒.最可能的原因是
①  术后肠梗阻
②  皮肤湿疹
③  morphine不良反应
④  休克引起
⑤  过敏反应
【单选题】 糖浆剂保管时应密闭,在( )摄氏度以下避光保存。
①  10
②  20
③  30
④  40
【单选题】 77.病人张某,女,52岁,输液过程中出现空气栓塞,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
①  A. 端坐位,双腿下垂
②  B. 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③  C. 俯卧位
④  D. 左侧卧位,头低脚高
⑤  E. 右侧卧位,头高脚低
【单选题】 汽车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温度是(? ? )摄氏度。
①  50~60
②  60~70
③  80~90
④  90~ 100
【单选题】 老年人基础体温比成年人低,7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感染常无发热的表现,如果午后体温比清晨高( ),应考虑为发热
①  0.5℃以上
②  1℃以上
③  1.5℃以上
④  2℃以上
⑤  2.5℃以上
【单选题】 对青霉素过敏病人的革兰阴性菌感染宜选用( )。
①  头孢唑林
②  克拉维酸
③  拉氧头孢
④  氨曲南
⑤  头孢他定
【单选题】 对青霉素过敏的细菌性脑膜炎病人,可选用( )
【单选题】 患者男,52岁,因急性阑尾炎穿孔导致腹膜炎,术后第四天体温达39℃,伴里急后重,呈黏液便,无咳嗽,伤口不痛。最可能出现的是
①  肺炎
②  肠炎
③  盆腔脓肿
④  切口感染
⑤  菌痢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学派是( )。
①  儒家
②  道家
③  法家
④  墨家
【单选题】 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 )。
①  大学和小学
②  国学和乡学
③  官学和私学
④  上学和下学
【单选题】 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 )
①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
②  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
③  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
④  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单选题】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
① 
② 
③ 
④ 
【单选题】 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教育家是( )。
①  孟子
②  孔子
③  荀子
④  老子
【单选题】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 )的概括。
①  教育对象
②  教育目的
③  教育作用
④  教育任务
【单选题】 提出“化性起伪”观点的教育家是( )。
①  荀子
②  老子
③  庄子
④  孔子
【单选题】 “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
①  商代
②  夏代
③  西周
④  东周
【单选题】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
①  A、合作学习
②  B、发现学习
③  C、情境学习
④  D、指导学习
【单选题】 7、奥苏贝尔认为,影响知识学习的三个主要认知结构变量有稳定性和( )
①  A、可利用性、清晰性
②  B、可利用性、灵活性
③  C、可辨别性、清晰性
④  D、可辨别性、可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