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消耗次数:1】
唐朝根据人的主观动机的不同将杀人行为汇集称为 “[填空1]”;为准确区分伤害罪和伤害致死的杀人罪,规定了“[填空2]”制度。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①  甲用钝器朝被害人头部攻击
②  乙驾车撞倒行人致其重伤后逃逸
③  丙驾车撞倒行人重伤后又碾压至行人死亡
④  丁教练指导5岁儿童游泳,后独自玩手机没有照看儿童,导致儿童溺亡
【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
①  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②  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
③  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④  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2人
【单选题】 故意伤害致死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是?
①  犯罪的目的不同
②  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
③  使用的手段不同
④  打击的部位不同
【判断题】 面对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失火罪,公民能够实行特别防卫权的犯罪。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
①  应适用1997年《刑法》
②  应适用1979年《刑法》
③  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④  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单选题】 山东辱母案的于欢杀人行为如何认定( )
①  正当防卫
②  紧急避险
③  故意杀人
④  防卫过当
【单选题】 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①  A.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②    B.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  
③    C.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
④    D.吸收原则
【简答题】 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可将其区分为[填空1]流动和[填空2]流动。
【多选题】 罪犯王某,17岁,因犯伤害罪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①  王某不服一审判决可以提出上诉
②  如果王某不上诉,王某的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审判决也可以提出上诉
③  如果上诉被二审法院驳回,王某将在监狱中服刑
④  王某或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聘请诉讼代理人参加二审
【填空题】 麦格雷戈将Y理论称为[填空1]和[填空2]的结合。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只要实施民主制度就能够实现社会公正的政治框架。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阿克顿将“自由”定义为,不是压制别人的权利,而是在不妨碍他人的前提下按照我们自己选择的方式进行生活和思考的权利。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理性的教化及教学的合理化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就学生而言,理性可以像天生的“种子”一样能够循着天然的方向生长。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自由教育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是一般的“职业教育”,而非“博雅教育”。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以下哪些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将理性看成是人的自然属性,即“随心所欲”和“为所欲为”。
①  拉伯雷
②  加尔文
③  培根
④  蒙田
【多选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文件规定教师享受的基本教学自由包括
①  设定教学目标的自由
②  选择和使用教材的自由
③  选择教法的自由
④  参加课程、教材、教具开发的自由
【多选题】 现代教学的非理性化表现在许多方面,包括
①  教学目标方面
②  教学内容方面
③  教学评价方面
④  教学结果方面
【多选题】 所谓自由教育的理性主义精神主要是指
①  自由教育就是遵循儿童的天性
②  自由教育不是无限制的随心所欲
③  自由教育有利于发展理性
④  理性的陶冶是自由教
【多选题】 民主意识即是指“民主常识”以及建立在在这种常识基础上的行为倾向性,这种民主常识及其行为倾向性包括
①  平等意识
②  民主意识
③  公共意识
④  参与意识
【多选题】 社会知识的基本特征包括
①  社会知识是一种规范性的知识或策略性的知识
②  社会知识的发展方式是螺旋性的
③  社会知识具有鲜明的文化性
④  社会知识诉诸于一具体社会实践效果的“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