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设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X,Y均服从(o,1)上的均匀分布,令Z=X+Y则( ).
Z也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
P(X=Y)=0
Z服从(0,2)上的均匀分布
Z~N(1,0)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X,Y相互独立,且都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则服从均匀分布的是
①  (X,Y)
②  XY
③  X+Y
④  X-Y
【单选题】 设X,Y相互独立,且都服从区间[0, 1]上的均匀分布,则服从区间或区域上的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是
①  (X,Y)
②  X+Y
③  X2
④  X-Y
【单选题】 设随机变量X在区间[0,1]服从均匀分布,则E(2X)= ( )
①  0
②  1/2
③  1
④  2
【单选题】 设随机变量X在区间[2,4]上服从均匀分布,则P{23}=( )
①  0.5
②  1
③  0
④  0.6
【单选题】 设X服从(1,5)上的均匀分布,则( ).
①  P(ab)=(b-a)/4
②  P(36)=3/4
③  P(01)=1
④  P(-13)=1/2
【简答题】 设随机变量X在区间[2,4]上服从均匀分布,则P{23}=[填空]
【简答题】 设随机变量X在区间[2,4]上服从均匀分布,则P{23}=[填空]
【单选题】 若随机变量X在区间(1,6)上服从均匀分布,则其密度函数为P(x2)=
①  2/3
②  4/5
③  1/3
④  2/5
【单选题】 设随机变量X和Y都服从N(0,1)分布,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  X+Y服从正态分布
②  X2+Y2服从分布<img class=jc-formula data-tex=\chi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4144680EC7DF2F36E866B65FACD76996.pn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2分布
③  X2和Y2都服从分布<img class=jc-formula data-tex=\chi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4144680EC7DF2F36E866B65FACD76996.png style=white-space: normal; vertical-align: middle;/>2分布
④  X2/Y2服从F分布
【单选题】 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X和Y分别服从正态分布N(0,1)和N(1,1),则
①  <img class=jc-formula data-tex=P(X+Y\le 0)=\frac { 1 }{ 2 }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2D796C16E4ADCDC598AFA0E462095A7C.pn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②  <img class=jc-formula data-tex=P(X+Y\le1)=\frac { 1 }{ 2 }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7CB2C1C70ED2C80A1B88E527EB9CA463.pn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③  <img class=jc-formula data-tex=P(X-Y\le 0)=\frac { 1 }{ 2 }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FB3B9FB1D8E1D2482BA90188CE469A84.pn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④  <img class=jc-formula data-tex=P(X-Y\le 1)=\frac { 1 }{ 2 }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03DC9D32FBCAC18FA548285A7F9DF6CC.pn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在回答职业认知类题目时,不能为了给考官留下好印象而夸夸其谈,说不符合实际的话。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试讲虽然没有学生,但还是要注意设计出师生互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评述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做好评述,有利于增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聚合思维是一种收敛式思维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创新思维是一种单一的思维形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低年级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他们进行启迪引导时,常用类比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过渡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一个环节向另一个环节过渡时所使用的语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答辩环节能考察考生的职业素养、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对教案设计的解读能力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如果教师能够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传神的描述,塑造栩栩如生的听觉形象,对强教学口语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审美性是大有好处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教师的沟通就是语言类沟通。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