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编制合并报表时编制的有关母公司投资收益和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子公司本期利润分配和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抵销分录正确的是( )。
A.借:投资收益 贷: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借: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贷:投资收益
借: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贷:投资收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投资收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母公司投资收益和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子公司本期利润分配和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抵销时,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贷记“盈余公积”、“对股东的分配”和“未分配利润——年末”项目。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编制合并报表时编制的有关母公司投资收益和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子公司本期利润分配和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抵销分录正确的是( )。
①  A.借:投资收益 贷: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②  借: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贷:投资收益
③  借: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贷:投资收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④  借:投资收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单选题】 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称为( )。
①  实收资本
②  资本公积
③  留存收益
④  其他综合收益
【单选题】 我们一般将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称为( )
①  实收资本
②  资本公积
③  留存收益
④  所有者权益
【单选题】 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00万元,本年实现的净利润为200万元,分别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150万元,该企业未分配利润为( )万元。   
①  10    
②  90  
③  100   
④  110
【单选题】 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00万元,本年实现的净利润为200万元,分别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150万元,该企业未分配利润为( )万元。
①  10    
②  90  
③  100   
④  110
【判断题】 在计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时,应包括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判断)“利润分配”的顺序是弥补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① 
② 
【判断题】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包括投入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未分配利润的数额等于企业当年实现的税后利润加未分配利润年初数。( )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某企业实际需要筹资5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20%的补偿性余额,则该企业向银行借款的总额为( )万元。
①  A.40
②  B.50
③  C.60
④  D.62.5
【单选题】 资本成本可以视为企业要求的( )。
①  A.最高收益率
②  B.最低收益率
③  C.时间价值
④  D.风险收益率
【单选题】 在资本成本计算中,不考虑筹资费用影响因素的是( )。
①  A.优先股成本
②  B.债券成本
③  C.普通股成本
④  D.留存收益成本
【单选题】 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理由是( )。
①  A.为了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②  B.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稳定股票价格
③  C.能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结合
④  D.能使公司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单选题】 投资决策评价方法中,对于互斥方案来说,最好的评价方案是()。
①  A.净现值法
②  B.获利指数法
③  C.内含报酬率法
④  E.平均报酬率法
【单选题】 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分配构成了企业的( )。
①  A.财务关系
②  B.财务活动
③  C.财务环节
④  D.财务职能
【单选题】 一般而言,市场利率越高,债券的价值越( )。
①  A.高
②  B.低
③  C.不确定
④  D.趋于面值
【单选题】 在资本市场上向投资者出售金融资产,如发行股票和债券等,从而取得资金的活动是( )。
①  A.筹资活动
②  B.投资活动
③  C.收益分配活动
④  D.扩大再生产活动
【单选题】 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利率是指( )。
①  A.基准利率
②  B.固定利率
③  C.纯利率
④  D.名义利率
【单选题】 2006年6月21日,海尔电器的收盘价为28.750元,即为当日的( )。
①  A.票面价值
②  B.市场价值
③  C.内在价值
④  D.预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