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如果个别财务报表中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数额大于内部销售利润额,意味着从集团角度看该存货发生了减值,应将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全部抵销。(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新准则中没有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如果原来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应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
① 
② 
【单选题】 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2014年5月B公司从A公司购入的150万元存货,本年全部没有实现销售,期末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05万元,B公司计提了45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A公司销售该存货的成本120万元,2014年末在A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该准备项目所作的抵销分录为( )。
①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0 00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50 000
②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5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50 000
③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30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 000
④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300 00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300 000
【单选题】 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2014年5月B公司从A公司购入的150万元存货,本年全部没有实现销售,期末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05万元,B公司计提了45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A公司销售该存货的成本120万元,2014年末在A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该准备项目所作的抵销分录为( )。
①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0 00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50 000
②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5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50 000
③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30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 000
④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300 00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300 000
【多选题】 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  会计期末,应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对存货进行计量
②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指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较低者计价
③  存货的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计价
④  可变现净值高于结存成本的数额,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判断题】 在将首期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对第二期期初未分配利润合并数额的影响予以抵销,调整第二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合并数额时,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借记“存货——存货跌价准备”项目,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新准则没有设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和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转账时,应将上述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余额转入“(  )”科目。
①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②  资本公积
③  固定资产
④  短期投资
【判断题】 存货期末计价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高计量,如果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存货期末计价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高计量,如果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资产负债表的存货栏目金额需根据各存货类账户余额之和减去“存货跌价准备”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某企业201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5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3万元,估计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120万元;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12万元、2017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①  -8
②  4
③  8
④  -4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基于大数据的社会治理更加有效,比如可以运用各个行业的大数据监测品牌形象。(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互联网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信息开放共享无助于推动经济增长。(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数据量越大信息越全面,对于分析结果就越好。(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小数据注重因果,大数据更多的是注重关联。(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小数据更加强调精准,大数据更加强调把握和概率。(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只有中国把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互联网时代必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集成和未来的挖掘使用,对各个行业都会发生极大的作用。(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2020年要实现全部脱贫的目标,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十二五规划,国家把整个大数据定义为国家战略。( )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