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无偿调出、对外捐赠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借方记( )。
待处理财产损溢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业单位出售、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盘亏、毁损、报废等固定资产的处置均通过“待处置财产损溢”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
① 
② 
【判断题】 盘盈固定资产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其净收益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盘盈固定资产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其净收益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以下关于固定资产在处置(包括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等)时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①  无偿调出、对外捐赠固定资产,按照发出固定资产已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发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其他支出”科目
②  出售、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按照所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照已提取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③  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应按协议或评估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④  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按照投出固定资产已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其他收入”科目或借记“其他费用”科目
【判断题】 在建工程是固定资产的前序,固定资产清理是固定资产的后序,三者之间存在着数量勾稽关系。(  )
① 
② 
【单选题】 对于盘亏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应按盘亏固定资产的净值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①  “待处理财产损溢”
②  “营业外支出”
③  “累计折旧”
④  “固定资产清理”
【单选题】 用友U8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固定资产减少时,该固定资产记录应(????)。
①  直接删除
②  不能删除
③  仍保留在固定资产卡片文件中
④  转入固定资产备查文件待满足年限要求后删除
【多选题】 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以下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
①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br />  贷:银行存款等
②  借:专用基金<br />  贷:银行存款等
③  借:事业支出等<br />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等
④  借:专用基金<br />  贷:累计盈余
【单选题】 固定资产减少时,该固定资产记录应(  )。
①  直接删除
②  仍保留在固定资产卡片文件中
③  不能删除
④  转入备份文件中然后删除
【单选题】 计算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时“固定资产占用额”的取值可用
①  固定资产总额
②  固定资产折旧额
③  固定资产变现价值
④  固定资产净值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在Powerpoint 2010中,不属于“插入”选项卡工具命令的是()。
①  剪贴画
②  图表
③  超链接
④  背景样式
【单选题】 想改变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顺序,能实现且最方便的视图环境是( )。
①  幻灯片放映
②  幻灯片浏览
③  备注
④  幻灯片
【单选题】 EXCEL操作中,在“记录单”对话框右上角显示“4/20”,则可看出该数据表共有( )条记录。
①  4
②  20
③  16
④  24
【单选题】 以下描述中,属于Win 7操作系统的特点是()。1)更易用 2)更快速 3)更简单 4)更安全
①  仅1)
②  仅 1)和2)
③  仅1)、2)和3)
④  全部
【单选题】 在word 2003的下列菜单中,含有设定字体命令的是()。
①  编辑
②  格式
③  工具
④  视图
【单选题】 对于Excel 2010工作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  工作表中的行、列被隐藏后,可以用鼠标将隐藏的行、列重新拖出
②  工作表中的行、列被隐藏后,对工作表的任何操作都将不影响这些行与列
③  不同的列,列宽可以不一样
④  用“取消隐藏”命令不可以显示因为自动筛选而隐藏的行
【单选题】 在Excel 2010中,可以通过()选项卡的功能区设置条件格式。
①  开始
②  插入
③  公式
④  数据
【单选题】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①  内存储器
②  显示器
③  CPU
④  硬盘
【单选题】 在Powerpoint 2010中,不属于“开始”选项卡工具命令的是()。
①  新建幻灯片
②  幻灯片母版
③  粘贴
④  版式
【单选题】 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基础是( )。
①  数字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②  数据库与操作系统的结合
③  cpu的发展
④  通信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