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下列有关现金流量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可以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点
间接法以营业收入为起点
采用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便于预测企业现金流量的未来前景
采用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便于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用途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我国现行现金流量表准则要求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下列有关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表述正确的有(  )。
①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则是权责发生制
②  现金流量表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编制基础
③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④  现金流量表内容上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类
【单选题】 现金流量表中对现金流量的分类不包括
①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②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③  日常活动现金流量
④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多选题】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下列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有
①  当期缴纳的所得税
②  收到的活期存款利息
③  发行债券过程中支付的交易费用
④  支付的基于股份支付方案给予高管人员的现金增值额
【判断题】 现金流量表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包括(  )。
①  有助于评价企业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
②  有助于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及影响现金净流量的因素
③  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④  有助于掌握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可以从现金流量的角度了解净利润的质量,为分析和判断企业的财务前景提供信息
【单选题】 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是
①  现金流量总额
②  现金流量余额
③  现金净流量
④  现金总流量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应作为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
①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②  取得短期借款收到的现金
③  采购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④  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手续费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应作为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
①  接受其他企业捐赠的资金
②  取得短期股票投资而支付的现金
③  收到供货方未履行合同而交付的违约金
④  为管理人员缴纳商业保险而支付的现金
⑤  发行股票时由证券商支付的股票印刷费用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四个全面”是指_________。
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  全面深化改革
③  全面依法治国
④  全面从严治党
【多选题】 中国精神是指_______。
①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  伟大团结精神
④  伟大奋斗精神
【多选题】 中国扶贫经验主要包括________。
①  始终坚持党对扶贫减贫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
②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开发理念
③  始终坚持“减贫组合拳”综合治理贫困
④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________。
①  人民民主专政
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单选题】 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_____基本完成之后,就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①  社会主义改造
②  和平赎买
③  市场化
④  公有化
【单选题】 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①  社会主义
②  公有制
③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  市场经济
【单选题】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_______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①  2021-12-4
②  2021-12-5
③  2021-12-6
④  2021-12-7
【单选题】 ________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既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要能够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发挥作用。
①  市场经济
②  社会主义经济
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  市场
【单选题】 2020年5月11日,__________正式出台。《意见》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战略部署。
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多选题】 为什么要学习“四史”?
①  掌握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
②  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筑牢思想根基
③  以史为鉴
④  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