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网络舆情信息是对( )的具体描述,作为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客观存在。
网络信息
硬空间
网络舆情
软空间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网络舆情信息具有( )
①  预警价值
②  经济价值
③  社会价值
④  技术价值
【单选题】 ( )是指对监测和搜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真伪正误的初步分析与鉴别。
①  信息甄别
②  主题跟踪
③  热点识别
④  舆情监控
【多选题】 对于网络舆情软空间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 )
①  秩序规定因素
②  角色规定因素
③  目标规定因素
④  民族文化因素
【单选题】 按照对“舆情空间”的划分,支撑“网络空间”互联网应当属于舆情( ),它为公众表达舆情提供了一个近似理想的开放性和参与性场所。
①  硬空间
②  软空间
③  舆论空间
④  赛博空间
【多选题】 11、网络舆情是舆情与网络结合的产物,网络舆情的复杂性源于舆情的网络效应与网络特征,因此,对网络舆情的认知研究要从它的结构开始。一般包括()
①  层次结构
②  物理结构
③  心理结构
④  逻辑结构
【单选题】 ( )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以及法人或其他组织,运用专业网络舆情分析工具,对网络舆情信息经过监测、搜集、分析、研判、撰写等环节后,将加工处理完的信息发送给信息需求者。
①  信息分发
②  信息报送
③  信息传递
④  信息归总
【单选题】 ( )主要是指舆情监测机构在侦测到比较重要的网络舆情信息之后,及时报告给舆情需求主体,提示其相关情况,并建议应对的原则和策略等。
①  舆情监测
②  舆情报告
③  舆情传播
④  舆情预警
【单选题】 ( )实质是在舆情系统平台中对某一事件进行的专题式舆情信息集中呈现。
①  简报
②  专报
③  专项事件设置
④  周报
【多选题】 从舆情信息的传播主体和过程来看,舆情的形成可以分为( )
①  人际模式
②  群体模式
③  “公众—媒介—政府”模式
④  线性模式
【单选题】 本课提到,当网络作为客观存在形态时对应的是网络发展的()。
①  自发阶段
②  自觉阶段
③  自为阶段
④  自由阶段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①  党内民主制度
②  协商民主制度
③  民主集中制
【单选题】 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最长为()。
①  一年半
②  两年
③  三年
【单选题】 预备党员必须面向()进行入党宣誓。
①  党支部所有成员
②  国旗
③  党旗
【单选题】 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的原则。
①  个人服从组织
②  少数服从多数
③  下级服从上级
【单选题】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
①  半年
②  1年
③  2年
【单选题】 党员对党的决议有不同意见时,最正确的方法是()。
①  声明保留,向上级反映,待上级复议后再坚决执行
②  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声明保留,并向上级组织反映
③  发动其他党员和群众,广泛与他们交换意见
【单选题】 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同正式党员一样。
①  申诉权
②  控告权
③  表决权
【单选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中央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认为应当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
①  对外开放
②  改革开放
③  市场经济
【单选题】 ( )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者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①  1937年
②  1935年
③  1936年
【单选题】 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8月在()创建。
①  北平
②  南京
③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