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5、党的( )首次将“舆论监督”写进报告。
十二大
十三大
十八大
十九大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十三大(1987)至十八大(2012)的主要矛盾
①  A.阶级斗争
②  B.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③  C.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
④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首次明确提出了( )。
①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②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③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判断题】 9、舆论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新闻舆论监督包含于舆论监督。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党的十三大是在1987年召开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下列关于党的“十三大”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  A.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  B.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③  C.系统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④  D.系统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单选题】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①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②  B.社会主义民营经济
③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判断题】 15、在我国,舆论监督就是新闻舆论监督。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中共十二大的历史贡献有( )。
①  确立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②  提出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③  确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纲领
④  提出了邓小平理论
【单选题】 党的十三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
①  A.1984年
②  B.1985年
③  C.1986年
④  D.1987年
【判断题】 把入党誓词写入党章,始于党的十二大党章。
① 
②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了( )法定原则,( )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 )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 )和承担的( )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 )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在这段话的空格中,( )。
①  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
②  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
③  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④  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单选题】 对于1997年《刑法》第116条中的“汽 车”一词,学理上往往解释为包括作为交通工具 使用的大型拖拉机,这一解释属于( )。
①  历史解释
②  当然解释
③  限制解释
④  扩张解释
【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形体现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①  对累犯从重处罚
②  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
③  对中止犯处罚要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
④  对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多选题】 犯罪构成回答的问题是( )。
①  什么是犯罪
②  成立犯罪要具备哪些法定要件
③  犯罪有哪些基本属性
④  犯罪是怎样成立的
【多选题】 犯罪的形式概念从( )方面界定犯罪。
①  刑事违法性
②  应受刑罚惩罚性
③  阶级性
④  主观恶性
【多选题】 中国( )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不论罪行轻重,法定刑高低,均适用我国刑法。
①  公民
②  军人
③  国家工作人员
④  公派出国人员
【多选题】 中国公民李某在美国强奸了中国公民黄某(女),被美国法院以强奸罪追究刑事责任。李某回到中国后,依中国刑法该如何处理?( )
①  不受该外国判决约束,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
②  鉴于李某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应当免除处罚
③  受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约束,不能依照中国刑法再行追究
④  鉴于李某在外国已受刑罚处罚,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多选题】 关于刑事管辖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①  甲在国外教唆陈某到中国境内实施绑架行为,中国司法机关对甲的教唆犯罪有刑事管辖权
②  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旅游公司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人E国境内之后,因争抢座位,F国的汤姆一怒之下杀死了G国的杰瑞。对汤姆的杀人行为不适用中国刑法
③  中国法院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对劫持航空器的丙行使管辖权时,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④  外国人丁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即使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
【多选题】 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①  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人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约翰果真进人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
②  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赵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
③  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在中国的B国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追究刑事责任
④  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为,按照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多选题】 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
①  平等地保护法益,反对地方保护主义
②  平等地认定犯罪,不因当事人地位、身份、职业、金钱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③  对犯罪危害程度和人身危险性相同的犯罪行为,应依据行为人财产状况的不同而判处不同的罚金
④  平等地裁量刑罚,对实施了相同犯罪的人必须判处相同的法定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