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归国家所有而由垄断资本家经营的资本主义。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①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②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  能改变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
【多选题】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
①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②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④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多选题】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①  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
③  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④  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多选题】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①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②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④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单选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①  私人资本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②  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③  职能资本和非职能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④  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单选题】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①  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②  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③  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④  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单选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  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②  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
③  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
④  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判断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  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②  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③  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④  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随机题目
【单选题】 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①  《万国公报》
②  《湘报》
③  《时务报》
④  《国闻报》
【单选题】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①  驱除鞑虏
②  恢复中华
③  平均地权
④  创立民国
【多选题】 对矩阵<img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46647B0074A0C5AEAA365FAA07488079.png title=10.png alt=10.png/>进行分块可行的有
①  <img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A7B6445C58210BB9734B3C8F50B0429B.png title=15.png alt=15.png/>
②  <img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C1F11AD0A5A6E27BDEF935222DAB55C7.png title=11.png alt=11.png/>
③  <img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7A84240603B28E1800F6848B6BB3D953.png title=13.png alt=13.png/>
④  <img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4D13CC0CC5166EEAA196AB1AA2CC35BE.png title=14.png alt=14.png/>
【单选题】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表示土的 ( )
①  含水量越大
②  黏粒含量越高
③  粉粒含量越高
④  塑限越高
【判断题】 判断财政政策是高效还是低效,不仅要看政策执行结果,而且要分析为达目 标而付出的代价。()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我国国家预算级次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预算的原则建立的,共有五级预算。(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和终结。(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当需求过旺时,应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如减少税收。(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有( )。
①  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②  调整支出结构,加大科教兴国和文科卫投入
③  调整税收政策
④  扩大财政支出
【多选题】 我国的预算由( )组成。
①  中央预算
②  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③  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
④  不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
⑤  乡(民族乡、镇)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