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认为( )是评价的主体
教师
学生
校长
教师和学生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 )是指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为主体进行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
①  国家课程开发
②  地方课程开发
③  综合课程开发
④  校本课程开发
【多选题】 课程评价过程中的学生评价包括
①  发展性学生评价
②  档案袋评价
③  表现性评价
④  学生自我评价
【判断题】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学,重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 )。
①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②  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③  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
④  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
【判断题】 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教师的过高评价对学习好的学生影响更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通常关系到学生名次,班级名次和教师声誉的教育评价类型不是()。
①  A.总结性评价
②  B.形成性评价
③  C.相对性评价
④  D.绝对性评价
【判断题】 教师的外在形象不仅关系到学生对你的印象和评价,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① 
② 
【填空题】 评价的时机应选在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感情的时候。常见的有[填空(1)]评价和[填空(2)]评价。
【单选题】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评价的核心是
①  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②  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③  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④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随机题目
【判断题】 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汇率进行折算。(  )
① 
② 
【判断题】 新准则规定,所有外币交易的外币金额在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入账时,均应当按照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货币性项目及非货币性项目均如此,外币投入资本也不例外。(  )
① 
② 
【判断题】 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都应该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
① 
② 
【判断题】 对于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外币应收项目,应先计提减值准备,然后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因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增或调减外币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  )
① 
② 
【判断题】 企业经批准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
① 
② 
【判断题】 企业借入的外币专门借款发生的汇兑差额,不属于借款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① 
② 
【判断题】 企业部分处置境外经营的,应当将全部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
① 
② 
【判断题】 企业记账本位币发生变更的,其比较财务报表应当以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  )
① 
② 
【单选题】 或有事项中,“很可能”的标准确认为(  )。
①  大于95%小于100%
②  大于50%小于等于95%
③  大于5%小于等于50%
④  大于0小于等于5%
【单选题】 或有事项中,“基本可能”的标准确认为(  )。
①  大于95%小于100%
②  大于50%小于等于95%
③  大于5%小于等于50%
④  大于0小于等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