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不少国家总结了治理阶段“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以后,改变了单纯治理的被动政策,采取了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
“边污染,边治理”措施
“限制污染,及时治理”措施
“浓度控制,净化处理”措施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人类要建设现代化,就不得不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道路。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大气污染变化类型有()。
①  A.煤烟型污染
②  B.混合型污染
③  C.复合型污染
【判断题】 环境保护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重点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源以及环境污染的综合性治理措施。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西方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倾向是( )。
①  新重商主义
②  贸易自由化
③  贸易保护主义
④  超保护贸易政策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西方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倾向是( )。
①  新重商主义
②  贸易自由化
③  贸易保护主义
④  超保护贸易政策
【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综合治理成为我国社会治安防控的基础性战略。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世纪60年代末,“治理”一词才开始进入中国理论和实践的话语体系。
① 
② 
【单选题】 激进女权主义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 )。
①  美国
②  英国
③  中国
④  日本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语文课程性质的基本认识是
①  人文性与言语性
②  工具性与思想性
③  言语性与工具性
④  人文性与思想性
随机题目
【多选题】 享誉世界的中国三大史诗包括()。
①  A.白族的《开天辟地》
②  B.藏族的《格萨尔王》
③  C.蒙古族的《江格尔》
④  D.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多选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十三条规定,各少数民族均有()的自由。
①  A.发展其语言文字
②  B.分裂民族团结
③  C.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
④  D.保持或改革其宗教信仰
【多选题】 2014年4月27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新疆考察,反复强调:发展仍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要落实到()上。
①  A.改善民生
②  B.惠及当地
③  C.增进民族团结
④  D.捍卫社会稳定
【多选题】 我国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分布在()。
①  A.东部地区
②  B.中部地区
③  C.沿海地区
④  D.边疆地区
【单选题】 中央第四次民族工作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①  A.2009年
②  B.2011年
③  C.2013年
④  D.2014年
【单选题】 西藏和新疆开始出现民族关系恶化迹象的时间是()。
①  A.20世纪50年代后期
②  B.20世纪60年代后期
③  C.20世纪70年代后期
④  D.20世纪80年代后期
【单选题】 中央第四次民族工作会议在坚持反对大汉族主义的同时,把“地方民族主义”改为(),这一点值得关注。
①  A.“大汉族主义”
②  B.“大民族主义”
③  C.“狭隘民族主义”
④  D.“区域民族主义”
【单选题】 中央第四次民族工作会议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如何坚持和完善,提出了一些全新的提法。其中,提出要“坚持民族因素和()因素相结合”。
①  A.文化
②  B.身份
③  C.区域
④  D.政治
【单选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在()建立的一项基本制度,在我国的民族话语体系居于核心地位。
①  A.20世纪30年
②  B.20世纪50年
③  C.20世纪70年
④  D.20世纪90年
【单选题】 2009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民族工作部分的表述是()。
①  A.要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
②  B.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  C.加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教育。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④  D.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