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在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它们是( )。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是()。
①  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  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④  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是( )。
①  新文化运动
②  五四运动
③  辛亥革命
④  五卅运动
【单选题】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①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④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
【单选题】 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①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③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选题】 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是()
①  辛亥革命
②  七七事变
③  九一八事变
④  五四运动
【单选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一次“革命”是指( )。
①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②  礼乐制确立
③  宗法制确立
④  分封制确立
【判断题】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①  A1950
②  B1951
③  C1954
④  D1956
【单选题】 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①  太平天国革命
②  义和团运动
③  戊戌变法
④  辛亥革命
随机题目
【单选题】 The disappearance of her paper has never been _____.
①  counted for
②  looked up
③  accounted for
④  checked up
【单选题】 The boy has admitted to _____the window while playing football yesterday.
①  breaking
②  having been broken
③  break
④  be breaking
【单选题】 The millions of circulations involved, _____ by hand, would have lost all practical value by the time they were finished.
①  had they been done
②  they had been done
③  having been done
④  they were done
【多选题】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是什么?
①  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②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③  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④  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多选题】 价值具有什么特性?
①  客观性
②  主体性
③  社会历史性
④  多维性
【多选题】 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①  一分为二
②  合而为一
③  有无相生
④  难易相成
【多选题】 经济全球化包括哪些方面?
①  生产的全球化
②  贸易的全球化
③  金融的全球化
④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多选题】 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②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③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④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单选题】 在复杂事物自身包含的多种矛盾中,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①  主要矛盾
②  次要矛盾
③  根本矛盾
④  矛盾的主要方面
【单选题】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说明
①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②  物质决定意识
③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④  道德和意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