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句出自
《论语》
《孟子》
《周易》
《道德经》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天行健”的下一句是“君子以自强不息”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①  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  勤劳勇敢精神
③  自强不息精神
④  艰苦奋斗精神
【单选题】 对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②森林生命的织锦是如此复杂微妙,如果其中的一根生命线断了,那么整个织锦上的图案就会松散开去,森林本身也会遭到破坏。③有的树目睹世纪沧桑,那树皮的皱褶永远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父亲和母亲,不要数典忘祖。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①  比喻 通感 拟物 对偶
②  比喻 通感 拟物 对比
③  通感 比喻 拟人 对比
④  通感 比喻 拟人 对偶
【单选题】 自强不息的()
①  时代精神
②  民族精神
③  奉献精神
④  敬业精神
【单选题】 古人说:“人无志,非人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①  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美德
②  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美德
③  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美德
④  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美德
【多选题】 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的君子
①  A.明人伦
②  B.修身齐家
③  C.治国
④  D.平天下
【单选题】 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不正确的是
①  坚贞刚毅的品质
②  实事求是的品质
③  不屈不饶的精神
④  与时俱进的精神
【多选题】 《道德经》又称( )。
①  《五千言》
②  《老子》
③  《道德真经》
④  《老子五千文》
【多选题】 下列语句和典故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是( )
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  亲仁善邻
③  大禹治水
④  愚公移山
【多选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①  道德观
②  社会观
③  科技观
④  宇宙观
⑤  天下观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在我国的法律强制体系中,除了刑罚这种强制方法以外,还有其他各种强制方法,如司法拘留、行政拘留、罚款等。与其他的法律强制方法相比较,刑罚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  严厉程度不同
②  适用对象不同
③  适用机关不同
④  适用程序不同
【多选题】 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做法与说法中哪些是错误的?( )
①  甲犯B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7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20年。甲被执行8年后,又犯C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此,法院应在14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范围内决定合并执行的刑期,然后,减去已经执行的8年刑期
②  乙犯B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11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20年;在执行2年后,法院发现乙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没有判决的C罪,并就C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这样,乙实际执行的有期徒刑必然超过20年
③  丙犯B罪,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11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20年;在执行2年后,丙又犯C罪,法院就C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由于总和刑期不满35年,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不得超过20年,故丙实际上不可能执行C罪的刑罚
④  丁因犯有B罪被起诉,法院对A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对B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决定合并执行18年有期徒刑。执行5年后发现丁还犯有C罪与D罪,法院判处C罪5年有期徒刑、D罪7年有期徒刑。此次并罚的“数刑中的最高刑期”应是18年,而不是12年
【多选题】 下列有关剥夺政治权利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①  刑法总则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因此,对于严重盗窃、故意重伤等犯罪分子,也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②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③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无权参加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④  刑法总则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但如果人民法院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则不能再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多选题】 在缓刑考验期内,( ),应撤销缓刑。
①  有犯罪行为
②  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
③  发现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
④  有违法行为
【多选题】 下列关于从重处罚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①  从重处罚是指应当在犯罪所适用刑罚幅度的中线以上判处
②  从重处罚是在法定刑以上判处刑罚
③  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④  从重处罚不一定判处法定最高刑
【多选题】 下列情形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有( )。
①  判决宣告前,查明甲分别实施了3次受贿行为,数额分别为20万元、30万元、50万元
②  乙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查明其另外一起受贿20万元的罪行
③  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在服刑期间又犯故意伤害罪
④  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执行完毕后,又发现其在该次盗窃以前还有一起重大盗窃犯罪行为
【多选题】 可适用缓刑的刑罚有( )。
①  管制
②  拘役
③  3年以下有期徒刑
④  没收财产
【单选题】 通过对犯罪人判处有期徒刑,强制其参加劳动改造,使其养成自食其力的习惯。这表明刑罚具有( )。
①  惩罚功能
②  矫正功能
③  威慑功能
④  安抚功能
【单选题】 甲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已执行5年后,甲又犯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8年,对甲应在( )的幅度内决定应执行的刑罚。
①  8年以上10年以下
②  8年以上15年以下
③  15年以下
④  10年以下
【单选题】 下列情况中应当减刑的情形是( )。
①  认真遵守监规
②  确有悔改表现
③  有立功表现
④  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